早療棕櫚獎

第四屆早療棕櫚獎-管美玲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管美玲的得獎感言


廿七年前,我踏進聽力界時,才知道台灣的聽損兒童大多要等到四歲左右,才有接受教育的機會,當時“早期發現,早期矯治” 對聽損兒童而言恐怕只是個口號,因為無論是在醫療、教育或內政系統,都未能在聽損早療領域有實際的作為。

因此,我在心中默默地做了個決定,退休後要從事聽損早期療育的推廣工作。 

民國七十七年,台北榮總送我赴美研習幼兒聽力評估及聽語復健,回國後,順利地申請到國科會經費,開始進行台灣第一個全面性新生兒聽力篩檢計畫。當時我們運用最新科技,成功地篩檢出疑似聽損的新生兒,這樣的研究結果讓我不禁沉浸在科技帶來突破的喜悅中。 

但在此時,卻面臨了沒有療育單位的窘境。猶記得一位哭紅了雙眼的聽損兒母親,幽幽地對我說:「既然沒有人可以幫助我的孩子,妳為什麼要這麼早讓我知道孩子的聽力有問題?」當時我無言以對;
缺乏後續提供療育的單位,讓這項具前瞻性的篩檢計畫,隱然蒙上了陰影。

於是我決定提早去實現心中的理想。 
適逢中華婦女聯合會改弦更張,針對聽損兒童開辦“天聽專案”,將多年為國軍官兵縫製軍服的縫紉工廠改建為聽損教學教室,傾注心力於國內聽損早療事工,我也因緣際會地受邀指導教學,一過數載。由於本地聽損早療資源十分匱乏,國外教材教法又不盡然適用於我們的聽損孩子,以致於教學上不易施展;而國內人士,無論專業或非專業,對聽損早療的認知也相當有限,在在使得聽損早療難以形成氣候。

所以在這幾年裡,我和伙伴們可謂蓽路襤褸地為聽損早療做著紮根的工作,一方面絞盡腦汁研發本土化教材,一方面還要四處奔走遊說,期使聽損早療風氣得以開展。所幸這一切努力都讓我們看到了成果,也促成了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在民國八十五年二月成立。

我很榮幸地獲聘擔任總幹事,但接著要面對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決定,那就是由公務員體系轉任民間工作。 
對我而言,要放棄十七年的公務員資歷,以及經過專業升等考試才獲得薦任聽語師的職位並不難,難的是面對朋友一通通疑惑的電話,及一張張關心的卡片。他們對我的決定總是以“頭殼壞掉”來質疑,顯然這個決定並未獲得掌聲。唯一支持我的,只有常與我意見相左的先生。 

然而,離開熟悉的公務員崗位,投入一個亟須開創的領域,無疑也是人生的一大挑戰: 
「該如何開始呢?」站在過去幾年努力的基礎上,我仔細地思索著。看看廿世紀末期,電子科技一日千里,助聽輔具亦邁入數位時代,使得助聽的功能和品質都得到了大幅提昇。而人工電子耳重建耳蝸功能的成效,也普遍地受到肯定,突破了聽力損失所帶來口語學習上的限制。

此外,聽力科學的蓬勃發展,對聽覺系統之生理及病理有了新的認識,也釐清了聽覺損傷、聽力損失、聽覺障礙所引發的相關問題。再者,聽力篩檢及評估工具不斷地的研發與創新,讓聽損兒在零歲期便能被診斷出,也有助於聽損早期療育從口號轉為實際行動。

另一方面,腦神經科學的精進,也促使學界對“智慧”重新定義,讓教育者以新的角度審視教學的涵義,更因而掀起全球教育改革的風潮。這一連串發展所帶來的新思維、新視野,促使我思考著聽損早期療育應有的新方向。

所以,擔任基金會總幹事之後,我便思定聽損早期療育要以多元智慧論為教學理論依據,並以提昇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教學的首要目標,跳脫以往聽損教育只注重“聽”和“說”的框架,讓聽損孩子能培養獨立健全的人格,不僅可以在社會上自立自強,更有能力服務人群、回饋社會。

基金會創立至今十年來,為了這個理念,我和伙伴們不斷地學習、嘗試,並將之應用在聽損早療教學之中,同時我們也不斷地研發、實踐,期望能為聽損早療開創新局。走前人未曾走過的路,其艱苦自是一言難盡,但一路上伙伴們都不離不棄地跟隨和支持,才能成就今日基金會、甚至聽損早療領域的豐碩成果。獲得棕櫚獎的殊榮,榮耀不應屬於我個人,而是基金會的團隊,我衷心感謝她們。

而基金會 辜嚴倬雲董事長及董事會全然地授權與信任,給了基金會團隊極大的發展空間,讓團隊的專業得以充份發揮,她們才是功不可沒的幕後功臣;沒有她們的前瞻卓見,在十多年前即大刀闊斧地披荊斬棘,台灣聽損早期療育斷不可能如此開枝展葉。

聽損早療的築路工程已然立基,雖然路的盡頭還遙不可及,但我們樂為走在前端的提燈人,為自己、也為有心踏上此路的朋友們,帶來光明。
 


具體優良事蹟   管美玲 年資:25 年 
1.台北榮總推動全國第一個全面性新生兒聽力篩檢工作,為國內聽損早療先驅。 
2.擔任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總幹事,規劃並推廣聽損相關事工。 
3.統籌舉辦「婦女關懷聽損兒童義賣會」,為關懷聽損兒童籌募基金。 
4.定期至花蓮慈濟醫院提供幼兒聽力評估服務,並指導「聽語復健專業課程」。 
5.多次出席國際會議發表論文,並引入國外經驗提升聽損專業。 

6.民國九十一年當選中華民國聽力語言學會理事長,戮力推動聽語師法立法通過。同年主導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協辦第八屆亞太地區聽覺障礙會議,獲得與會人士一致好評。 

7.民國九十三年,主導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捐助振興醫院成立聽覺醫學中心,是國內首座以聽覺專科模式成立之醫學中心,免除以往聽損患者須於各診療單位奔波方能得到適當處置之辛苦。次年並於該中心規劃成立符合國際水準之顳骨實驗室,大幅降低國內醫界訓練耳科顯微手術人員必須赴國外學習之高成本,對於改善國內聽覺醫療及聽損早療之整體環境助益良多。 

8.著作“耳朵兄弟”繪本及“聽覺保健指導手冊”,為國內首部專為推廣學前兒童聽覺保健所編著之繪本及手冊,免費開放全台二千家幼托園所索取,並於同年十二月在台中、高雄各主講一場“學前兒童聽覺保健研習會”,推廣聽覺保健,並期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早療之成效與品質。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