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三屆 發展遲緩兒童入學轉銜安置之需求與困境 -以彰化縣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經驗探討-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Difficulties in Primary School Transition of Developmental Delay Children & Their Needs - Experiences of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Conjoint Assessment Center
蘇宜平、*趙可屏、**趙文崇、黃碗婷、*楊靖嵐、張明偉
Yi-Ping Su,Ke-Ping Chao,Wun-Tsong Chaou,Wan-Ting Huang,Ching-Lan Yang,Ming-Wei Chang
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緣由:
家有新生兒的誕生,總會為家庭帶來很多的希望與快樂。但若發現孩子為發展遲緩兒童(以下簡稱遲緩兒),將會為家庭帶來重大的改變。
根據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服務整合實施方案中提及應結合相關單位人員,以專業團隊合作的方式,提供身心障礙者福利、教育、衛生、就業之轉銜及整體持續性服務。實施要領中有提及:各縣市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轉介中心(以下簡稱通報轉介中心)應每年定期將遲緩兒資料提報當地社政及教育單位,以作為服務依據。國內現有與發展遲緩兒相關的系統有內政部戶政的通報系統、衛生署先天性缺陷通報系統、早產兒通報系統和教育部的特殊學童通報系統(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民90)。各通報系統含括社政、衛生及教育各領域。但截至目前為止,不同專業領域多各自作業,尚無提供整合的轉銜服務的系統。

然而,遲緩兒能在早期療育階段接受個案管理中心的服務,日後到孩子入學階段也多能繼續獲得轉銜安置的服務,反之,則需由家長自行尋求相關之轉銜資源,使家長備感壓力(吳伊雯,民90)。

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為考量遲緩兒的各方面需求,自本年度起,在遲緩兒回門診追蹤時,提供入學轉銜安置及相關福利的資訊。



對象:
本中心以前來接受評估,且將於91年度即將進入國小就讀的遲緩兒為此服務對象,其年齡層分佈從5歲7個月至6歲9個月。


步驟:
本中心提供遲緩兒家庭有關遲緩兒入學的轉銜協助方式如下:
1.藉重教育資源提供資訊:向各縣市教育局特教課索取當地設置各類特殊教育班級學校資料。
2.電話追蹤:我們以電話追蹤曾接受過評估,即將入學的遲緩兒,並針對願意回診之兒童家長,提供入學安置建議及居住地縣市教育局特教課的通訊電話。同時,鼓勵家長主動與教育局聯繫,在孩子入學前,即為孩子準備一個適合其就讀之學校及班級,來協助他們學習。
3.建立合作機制:本中心與彰化縣教育局特殊教育課合作,可直接轉介彰化縣市需要特殊教育安置的遲緩兒給教育局特殊教育課,進行轉銜入學的安置服務。
4.用電話訪問方式再與家長聯繫,了解遲緩兒入學安置情形。


結果:
經上述方式回診接受追蹤的遲緩兒,轉銜安置的處理結果整理如下:
1.在44位願意回診追蹤的個案中,男女比分別為2:1;領有及未領身心障礙手冊者,各約佔總數的一半;在安置建議方面:16人次安置普通班、23人次安置資源班、有12人次安置特殊班、3人次安置特殊學校、1人次安置於養護機構。
2.經電話方式獲得遲緩兒實際入學安置情況與安置建議相符合者佔69%。
3.各縣市設有特殊教育之學校資源分配不均,導致有些遲緩兒須跨區就學,才能獲得特殊教育的協助。
4.所有追蹤的個案中,只有33%家長接受到通報轉介中心或個案管理中心所提供的轉銜服務。而其他67%的家長反應並未得到通報轉介中心或個案管理中心的聯繫或服務,致使他們無法獲得孩子入學安置的相關訊息。


結論:
經由本中心提供遲緩兒入學前的轉銜安置服務後,將近七成的回診者獲得與安置建議相同的教育安置。因此,雖有部分縣市反對醫院介入兒童之教育體系。但顧及兒童及家長的需求,還有現況中存在的實質問題,本中心的做法仍可作為其他縣市或單位的參考。
此外,鑒於仍有將近七成的遲緩兒家庭並未獲得任何通報轉介或個案管理中心的服務,突顯醫療、社政、教育及衛生系統各環節並未整合的重要問題。值得中央及地方相關單位一起省思。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民90)。身心障礙者轉銜服務管理研討會。臺北市: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吳伊雯(民90)。發展遲緩兒童家庭轉銜服務需求分析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