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初探非侵入性介入方式促進早產兒由口進食能力的成效
The effectiveness of non-invasive interventional methods in promoting the ability of premature infants oral feeding.
王思茵
Sih-Yin Wang
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組
Speech Therapy Unit of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ung’ Taichung MetroHarbor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根據內政部戶政司112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44歲,較十年前延後1.08歲。隨著國人婚育觀念改變,112年台灣的生育年齡達34歲以上之女性共有52,540人,佔總體生育女性近四成,而懷孕女性生育年齡高,伴隨胎兒出生低體重、染色體異常或其他先天缺陷的機率也會增加。依據2021年國民健康署統計,我國新生兒低出生體重率近十年逐年上升了 2.43%,早產比例也較歷年增加了1.62%。
本研究運用實證搜尋照護醫學文獻來探討早產兒不成熟的口腔餵食能力的介入措施,並以系統性回顧文獻的方式,藉此可應用於臨床對早產兒執行口腔介入的實證照護參考。
方法:使用PubMed文獻搜尋以「oral sensorimotor stimulation」以及「premature infants」作為關鍵字,並將時間設定在2019-2024近五年期間,得到43篇文獻。在搜尋文獻及實證評比後,納入符合本次設定「早產兒接受非侵入性介入是否可促進早產兒由口進食的成效」的文獻。
結果:研究指出透過減少「住院時間」和「達成完全由口進食的所需天數」,在口腔感覺運動刺激介入後有助於促進早產兒獨立由口進食。此外,餵食前若在早產兒口腔內部施予刺激,可幫助早產兒整合口腔吸吮與吞嚥等動作,並改善餵食方面的問題。經由兒科醫師等專業人員轉介語言治療師介入對於早產兒由鼻胃管或口胃管的進食訓練中,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中可應用口腔感覺運動刺激的介入,促進早產兒由口進食的能力。
結論:
關鍵字:早產兒、由口進食、口腔感覺運動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