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十一屆 早期療育教師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初探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pilot study of the framework of early interven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黃志雄1*  Chih-Hsiung Huang1*
1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
1Department of child care and education, HungKaung University


 

研究背景及目的:近年來,早期療育的推動已普遍受到認同,然而,相關研究結果卻指出,社會福利機構中早期療育師資面臨的最大問題為專業知能不足(陳進吉,2003;劉玉蓮、傅秀媚,2004)。我國目前早期療育教師並未如一般學前教師或特殊教育教師,需要經過實習和取得教師證照方可任職,也因此,使得這些未具有足夠之早期療育專業能力和實務經驗的教保人員,在進入職場之後,往往無法順利地適應早期療育職場中層出不窮的問題與挑戰。教師專業能力指標是用來評估教師專業素質的一種準則,也具有引導教師專業表現的功能(吳武典、張芝萱,2009),因此,本研究旨在建構早期療育教師專業能力之指標,以便能在大學養成課程和在職訓練課程上,提供早期療育教師足夠之專業學習內涵,建立完備之早期療育教保能力。


方法:本研究採用焦點訪談方式,蒐集中部地區三所早期療育機構之五位主管、六位資深早療教師,以及三名幼兒教育學者專家和兩位特殊教育學者,對於早期療育教師能力指標的看法,並以開放編碼和主軸編碼的方式進行資料分析。同時,研究亦蒐集國內公私立之大專院校幼保系之課程規劃,整理及分析有關特殊教育和早期療育的課程內容,並將課程文件檔案與訪談結果進行分析比較。


結果:本研究為建構早期療育教師專業能力指標之前導研究,共計進行四次之焦點團體訪談和九次個別焦點訪談,並蒐集國內25所有開設特殊幼兒教育及早期療育課程之幼保系課程規劃文件。分析訪談資料和大專院校課程規劃檔案發現,早期療育教師之核心專業能力可以區分為:專業態度與基本涵養、特教法規和社會福利知能、個別化評量和教學知能、班級經營和行為輔導知能、以及團隊合作與家庭知能等五個向度。相較於Bruder和Dunst(2002)所提出之家庭中心、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自然環境、團隊合作和服務協調等五項早療實務知能,以及Chang、Early和Winton(2005)所強調之融合教育知能,本研究在早期療育教師的核心專業能力方面之分析結果,缺乏有關服務協調和融合教育兩項重要專業知能,此外,國外已普遍強調以家庭為中心之早期療育服務,但是從訪談結果中發現多數教師並未將其列為核心能力。



結論:本研究透過焦點訪談和大專院校課程規劃檔案,分析出五項早期療育教師之核心專業能力,在和國外的文獻相較後發現,目前國內專業指標的差異之處,此點或可作為早期療育師資培育科系借鏡,同時,未來將進一步透過問卷調查和專家諮詢,建構出更完整之早期療育教師專業能力指標。
 

關鍵字:早期療育、師資培育、專業能力指標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