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十一屆 全身運動(GMs)評估對187例高危兒運動發育結局的預測效度研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Predictive validity of general movements (GMs) assessment for motor developmental outcomes in 187 high risk infants
楊紅1, 史惟1, 王藝1, 曹雲1, 侯方華1, Christa Einspieler2, 邵肖梅1, 王衛平1
Hong Yang1, Wei Shi1, Yi Wang1, Yun Cao1, Fang-hua Hou1, Christa Einspieler2, Xiao-mei Shao1, Wei-ping Wang1
1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2 奧地利Graz醫科大學
1 Children’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2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目的:歐洲的全身運動評估作為一種新型的神經學評估工具,其突破之處在於它能夠在非常年幼時對於高危兒的運動發育結局作出有效的早期預測,本次研究旨在通過納入更大樣本的高危兒,進一步研究並比較扭動階段和不安階段GMs評估對於腦癱和運動發育遲緩結局的預測效度,同時結合我國國情,比較了不安階段單次法評定和序列法評定,研究比較這兩種評定法對於腦癱結局的預測價值,探索在我國實際臨床應用中如何更方便有效的使用GMs評估技術。

方法:從2003年9月~2009年2月因各種神經運動發育高危因素就診于康復中心並接受GMs評估者中按納入和排除標準確定了187例研究物件,男118例,女69例,早產102例,在隨訪物件12月齡以後採用臨床神經學體檢和Peabody運動發育量表進行運動發育結局判定,通過分析GMs評估結果和相應的運動發育隨訪結局,計算不同階段GMs評估對腦癱和運動發育遲緩的預測效度(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同時比較不安階段單次法GMs評估和序列法GMs評估對腦癱的預測價值。

結果:①扭動階段GMs對於運動發育正常具有很高的陰性預測值(93.0%),明顯高於不安階段GMs(82.9%);扭動階段GMs對於運動發育異常的敏感性(88.9%)也高於不安階段GMs(72.4%);但是,不安階段GMs異常(不安運動缺乏)對於運動發育異常的陽性預測值(90.2%)明顯高於扭動階段(69.6%)。②扭動階段GMs對於非腦癱結局的陰性預測值非常高(100.0%);扭動階段GMs異常表現(包括PR和CS)對於腦癱的陽性預測值較低(52.2%),但是扭動階段單獨CS異常表現對腦癱的陽性預測值明顯上升(87.5%)。③不安階段GMs對於腦癱結局具有最好的敏感性(98.0%)和特異性(91.7%);不安階段GMs對於非腦癱結局的陰性預測值(99.2%)很高。④不安階段的單次法和序列法具有相似的預測效度,單次法GMs評估有利於最大限度的發揮GMs評估的快速簡便的優勢。

結論:全身運動評估對於運動發育結局具有良好的預測效度,痙攣-同步性GMs和不安運動缺乏對腦癱具有很高預測價值。扭動階段GMs表現為痙攣-同步性的高危兒發展為腦癱的可能性很大,應及時採取針對腦癱的早期康復干預,表現為單調性的高危兒應隨訪至不安階段。不安階段表現為異常者很有可能發展為腦癱和運動發育遲緩,在臨床上應注意鑒別診斷並採取有針對性的早期康復干預措施。不安階段單次法評估有利於最大限度的發揮GMs評估的快速簡便的優勢,該方法利於GMs在我國的應用和推廣。 關鍵字:全身運動、評估、預測效度、腦性癱瘓、高危兒隨訪、運動發育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