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Stop, look, listen method: A study of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applying to the developmental delay toddler's gross motor skills.
林士欽1、郭智玲2
Shih-Chin Lin1, Chi- Ling Guo 2
1高雄市溫有諒醫院復健科、2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生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Kaohsiung Wen Yo Loan Hospital. 2 Ph.D. Stud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發展遲緩類別分為感官知覺能力、粗動作能力、精細動作能力、溝通能力、認知能力、社會情緒能力與自理和生活居家能力等發展遲緩七大類。人體的肌肉分為粗大肌肉與細小的肌肉兩大類,粗大肌肉發展較快,細小的肌肉發展較慢,而粗大肌肉尚未得到充分發展之前若先使用細小肌肉,將會對大肌肉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若要細小肌肉發展良好必須先發展粗大肌肉,有良好的粗大肌肉發展為基礎,才能使細小肌肉得到充分的發展(盧素碧,1990),由此可見粗大動作的發展是精細動作發展的奠基。在本院附設兒童發展中心接受治療的幼兒中,有一位因不明原因導致全面發展遲緩現象的兒童,經評估後,在粗大動作方面尤以平衡能力發展遲緩為最,個案在走路時因平衡能力不佳經常容易跌倒,因此當務之急,提昇平衡能力則為該個案之物理治療訂定的主要目標。
方法:本研究係第一位研究者面對本身對發展遲緩兒童進行物理治療實務所提出的問題解決方式,因此基於研究之目的並落實研究者專業成長之需求,採用行動研究,以單一個案為樣本為研究對象,從實際遭遇的問題中,擬定計劃、執行、修訂、反省、檢討與調整,以達協助提升其粗大動作之平衡能力發展之目的。本研究歷經七個月,時間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每週六天,每天30分鐘,運用不同顏色、大小、高低、不規則斜曲面、粗細表面紋路之彩虹河石組,訂定之「停、看、聽」教學策略,並由第一位研究者執行之,第二研究者為觀察、紀錄、錄影、錄音、分析、統整與論文撰寫者。
結果:「停」策略:當活動進行遇到困難時,停止目標活動,給予伸展活動或操作教具則能緩和研究對象的挫折度。「看」策略:給予擁抱,並以正向的言語鼓勵重新再嘗試,破除心理障礙,並協助使研究對象眼神專注在觀察活動的路線狀況,能使研究對象達到從協助雙腳跨越障礙物到能獨立跨越障礙物平衡度的目標。「聽」策略:當研究對象遇到不喜歡或沒信心的活動段落引發情緒反應時,則協調與轉換指令,搭配活動從較簡單→較困難→較簡單→較困難→較困難→較困難,使研究對象願意聽從指令,繼續進行活動;並聆聽家長以及其他協同合作者的意見,大家集思廣益,因應實際需要做策略調整,達提升研究對象粗動作平衡能力的目的。
結論:經過七個月的粗大動作教學策略行動研究結果,現在研究對象在徒手行走平衡木的方面,已從原本需介入協助,到現在完全退除協助,可以自行走完全程的平衡木了。研究對象現在亦可站在50公分高的圓凳上丟接球,不會掉下來或跌倒,平衡能力大為進步。家長指出研究對象現在走路步態較穩定,跌倒的情況也已減少;此外,研究對象在情緒方面亦較穩定發展,挫折容忍度亦同步提升。由此可得知,「停、看、聽」教學策略能有效提升研究對象粗大動作的平衡能力,並增加了家長對本院物理治療的滿意度,也使得本院的兒童發展中心的協同團隊能順利的有效的提升發展遲緩兒童粗大動作發展之目標。
關鍵字:發展遲緩兒童、粗大動作發展、行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