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22屆 COVID-19疫情期間之MAP早期介入服務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COVID-19疫情期間之MAP早期介入服務

MAP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Servic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朱怡菁1,2*  朱貞歷1,3  廖芳真1  何心瑜1,2  巫林凱翊1,2  王于娟1,2  吳佩芳4

  Yi-Ching Zhu1,2*   Chen-Li Chu1,3   Fan-Chen Liao1   Hsin-Yu Ho1,2 

Lin Kai-Yi Wu1,2   Yu-Jyuan Wang1,2   Pei-Fang Wu4

1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寶寶啟蒙中心、2中市愛心家園附設醫務室、

3中市兒童發展啟蒙資源中心、4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早期療育碩士班

    1Merry Baby Center, Maria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 2Taichung City Love Home Affiliated Medical Clinic, 3Taichung City Head Start 0-3 Child Development Resources Center, 4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ly Interventio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背景與目的MAP服務模式(Maria Ahead-baby Project)是以增能家長為核心的早療介入,旨在透過專業團隊的支持,讓家長在自然情境下,運用日常作息活動,提供特殊需求兒童練習的機會,進而提升孩子的發展。因全國實施三級警戒,某中部早療單位將MAP模式中一周六小時的實體課程(包含四小時親子共課和二小時家長團體)改成一周二次,每次30分鐘遠距教學。本研究目的是透過具體行動研究之歷程,建構早療遠距教學之疫情期間替代服務模式,並瞭解疫情對於早期介入(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之影響。

方法:研究期程為六周(2021.05.17-2021.07.04),以參與MAP早療方案的16個發展遲緩嬰幼兒家庭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經由規劃、行動、觀察、省思、修改與再行動的動態循環歷程,研究者透過團隊會議、服務紀錄表、影像記錄、家長回饋等相關文件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結果:包含二部分,第一部份為早療遠距教學服務模式;第二部分為疫情對家長與專業人員之影響。遠距教學軟體以家長最廣泛使用的Line為主。教學形式包括Line文字諮詢、語音通話、視訊教學。教學模式則以跨專業團隊支持主要服務提供者(Primary Service Provider) 整合資訊及提供相關策略。主要服務提供者以教練訓練模式(coaching)和家長進行遠距教學。教學內容包含衛教資訊的傳達、主動關心、團隊成員定時舉行線上會議,分享家庭近況與需求,並針對家長分享的照片或影片給予專業回饋。將家長與主要服務提供者之Line訊息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疫情停課的第二周,家長主動諮詢的訊息量達最高峰。諮詢內容包含分享孩子好的表現、孩子不受控或不配合的行為、玩具引導技巧、手足互動、玩具或教具的購買諮詢、轉銜安排等等。從家長分享的照片和影片中,可以感受到家長的內在動能,舉例來說,利用居家物品自製教具(:自製滾球台、餅乾插棒組、巧虎吃一口)、發想活動(如拼圖藏在紙團裡、衛生紙疊高高、捲壽司),及從日常活動中製造機會讓孩子參與進而達到練習的目的(:孩子剝水果皮、曬襪子、雨天玩水)等。再者,透過親師之間雙向回饋與交流,專業團隊將居家活動影片轉換成居家活動遊戲單,列出活動目的、準備物品、活動內容、延伸活動等項目,讓家長明瞭日常活動都是有意義的學習機會,讓家長看見自己創造力的價值,更提升了家長的自信與參與的動機。此外,亦鼓勵家長將影片和衛教單分享給其他家長,達到同儕學習之效益。在疫情停課期間,家長支持團體仍持續以Line群組的方式運作,家長們在群組內自主地進行交流,分享在家活動及討論購物資訊,給予心靈支持並互相砥礪遠距教學對專業人員而言是一項新的嘗試,透過緊密的跨專業團隊合作,以不同視角給予居家策略。使用教練模式和家長一起工作,與家長共同計劃、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和文字說明、引導家長實作及反饋,讓家長不致於因疫情無法外出療育而亂了心情和腳步。因著疫情的停課,讓我們省思如何落實以家長為主要引導者的早療服務,在疫情趨緩逐步復課時,專業人員規劃更貼近個別居家生活的實體課程,請家長先說先做,了解停課居家時的問題與困難,並使用家中玩具做示範。全面復課後,我們明顯感受到家長們參與課程的變化,對於課程目標更清楚明確,更為主動地提出問題和需求,家長彼此之間的情感凝聚及連結支持度也更為緊密。

結論:疫情期間遠距教學是持續提供早療服務的一種方式。在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介入服務,療育的重點不只著眼於孩子的能力,更強調親職技巧與家庭功能,支持家長參與早期療育,協助家長成為孩子在自然環境中密集及永續療育的關鍵支持者。

關鍵字:遠距教學、親職能力、家長充權、日常作息、跨專業團隊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