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22屆 早期療育物理治療對小腦發育不全之個案報告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早期療育物理治療對小腦發育不全之個案報告

Early intervention of Physical therapy with Microcephaly case report

黃士洺

Shi-Ming-Huang

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復健技術科物理治療組

Physical therapy of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Tung’ Taichung MetroHarbor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小腦發育不全(Microcephaly),或稱小頭症、小腦症小腦症係指嬰幼兒的頭圍小於同年齡、同性別的生長發育曲線10個百分比以下主要表徵有頭部、軀幹、四肢協同運動喪失、運動失調、頭部顫抖、身體經常擺動、不能保持正常的姿勢、站立平衡維持困難、點頭運動、痙攣發作、眼球震顫、角弓反張、四肢叉開站立、剪刀樣步態、四肢異常運動,肌肉無力等症狀也很常見。如果症狀較輕時,精神十足,活動正常;如果症狀比較重時,動作不能協調進行,身體逐漸消瘦,沒有疼痛的表現。小腦發育不全具體原因並不明確,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先天性解剖學畸形或者遺傳因素和感染因素有關。因此本研究想探討小腦發育不全在早期療育中物理治療對於動作發展是否有成效,在接受物理治療療育後進行個案研究,並比較治療前中後的差異,得以實證早期療療育對於小腦發育不全的重要性。

方法:本研究個案為21個月蔡小妹為對象,進行15個月每週兩次的物理治療療程,每次30分鐘。並依據嬰幼兒發展綜合測驗中的粗大動作能力(CDIIT GM)在介入前、介入後一年的評估結果來分析其粗大動作的表現。

結果:介入結果發現個案在嬰幼兒發展綜合測驗中的粗大動作能力測驗,原始分數、年齡分數皆有提升,前後評估在肌肉控制方面表現從5分提升至10分;移位方面表現從0分提升至1分;身體協調方面表現從3分提升至5分。

結論:21個月小腦發育不全蔡小妹的研究結果,讓此時期即早接受早期療育中物理治療並適當的訓練,以減輕動作發展遲緩的現象,甚至將動作遲緩的現象加以消除,讓孩子增加融入社會的能力與機會,減輕家庭的負擔,並提升家參與早期療育的意願。

關鍵字:小腦發育不全、早期療育、物理治療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