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曾 怡 瑄
摘要
本研究乃針對零至三歲正常嬰幼兒,探討其語用發展的順序,主要目的在編製一套符合習華語之嬰幼兒語用發展順序的檢核表。本研究採用研究者自編之「零至三歲嬰 幼兒語用發展檢核表」,以立意取樣的方式與六十名零至三歲正常嬰幼兒之主要照顧者進行訪談,並據訪談資料採用多項信效度考驗及試題分析,以作為題目刪減或 調整的依據。此外,本研究除針對研究結果加以探討外,再依據研究結果推論零至三歲嬰幼兒語用發展的順序,整理出零至三歲嬰幼兒語用發展的里程碑,最後針對 檢核表的限制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未來研究嬰幼兒語用發展者之參考。 綜合本研究結果發現,在語用能力的發展上,嬰幼兒並不因為語言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亦即,使用華語兒童之語用發展與使用英語者之語用發展是相近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由於國內相關的法令修訂,早期療育開始被重視,嬰幼兒的全面性發展也備受注目,其中又以語言發展成為最被關注的焦點,但在國內外語言發展的相關文獻中,有 關零至三歲嬰幼兒語用發展順序的建立或研究則十分稀少,可使用的語言發展評量或篩檢工具,則更加缺乏。因此,基於上述理由,本研究即針對零至三歲正常嬰幼 兒,其語言發展之語用層面做深入探討,以了解零至三歲正常嬰幼兒語用發展歷程,並進而編製零至三歲正常嬰幼兒語用發展檢核表,以提供家長或早期療育服務之 相關人員、單位作為提供服務之介入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旨在針對零至三歲正常嬰幼兒,以參考整理國內外文獻工具的方式,編製零至三歲嬰幼兒語用發展檢核表,欲達成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零至三歲嬰幼兒語用發展的順序。 二、編製一套符合習華語嬰幼兒語用發展順序之檢核表。 三、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作為零至三歲語用發展相關測驗編製之參考。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內外語言評量工具概覽分析
本 研究檢視國內語言評量工具包括:零至六歲兒童發展篩檢量表(黃惠玲,民89)、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王天苗等人,民91)、兒童發展手冊(協康會,民 84)、嬰幼兒發展測驗(徐秀麗、徐澄清、廖佳鶯,民87)、學前發展性課程評量(林麗英,民87)、學前特教課程指引手冊(王天苗等人,民89) 。檢視發現,國內語言相關評量測驗,普遍題數過少、部分測驗題目不具代表性、信效度考驗缺乏、未建立全國性的常模、測驗題目缺乏完整的理論基礎、多修訂自 國外的發展測驗或常模建立年代久遠等問題。 國外的語言評量工具,檢視部分包括: Comprehensive Test of Developmental Abilities (Ammer & Bangs, 2000)、Test of Early Language Development (Hresko, Reid, & Hammill, 1999)、Receptive-Expressive Emergent Language Test (Bzoch, League & Brown, 2003)、The Rossetti Infant-Toddler Language Scale (Rossetti, 1990)、Early Language Milestone Scale, Second Edition (Coplan, 1993)及Preschool Language Assessment Instrument, Second Edition (Blank, Rose, & Berlin, 2003)等測驗。檢視國外六個工具可發現,各語言評量題目在年齡別十二個月之前,偏向前語言期能力測量、各語言評量題目在十三至二十四個月之間,題目偏 向言語行為的測量、各語言評量題目在年齡別越大的階段越偏向溝通技巧的測量。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圖3.1-1 研究架構圖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對象為正常發展之嬰幼兒,年齡範圍界定為零至三歲,以每六個月為一個年齡別,分為六個年齡別合計共六十人。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參考國內外語用發展相關文獻後,即著手設計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本節分為編製依據、檢核表題本的編製、指導手冊及記錄本編修等內容。 第四節 研究流程
圖3.4-1 研究流程圖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在 信度方面,多數年齡組Kappa一致性係數相同百分比為皆為100﹪且P值也都達顯著,由此可知本檢核表四十四題項中雖有兩題評分者間不一致,但仍顯示出 本檢核表的指導手冊、評分標準具有不錯的可靠性。就庫李信度而言,7-12個月(庫李信度=0.815)、25-30個月(庫李信度=0.753)的庫李 信度呈現高信度的表現,其餘年齡組的庫李信度皆為尚可(0-6個月,庫李信度=0.681;13-18個月,庫李信度=0.555;19-24個月,庫李 信度=0.393),顯見本檢核表具有不錯信度結果。 在效度方面,由內容效度的檢視發現,除13-18個月第20、23的題項和文獻參考不一致外,其餘五個年齡組的題項設計大致和文獻參考相同,因此,在語用 能力的發展上,嬰幼兒並不因為語言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而部分題項與文獻參考不一致的部分,推測原因與該年齡組受試平均年齡較低有關;在建構效度部分, 則發現除25-30個月年齡組未達顯著(Q=8.526,p>0.05)外,其餘年齡組皆達顯著,顯見本研究除25-30個月的題項外,各年齡組中皆有少 數題項需要修正或調整的問題。 進一步分析試題發現,多數題項難度鑑別度數值皆不錯,只有少數幾個題項,0-6個月第4題(P=0.50、D=1.00)、7-12個月第11題 (P=0.50、D=1.00)13和15題、13-18個月第18題(高低通過率不一致)、20題(P=0.50、D=1.00)、23題 (P=0.34、D=0.67)、24題(P=0.50、D=1.00)、31-36個月第43和46題(P=0.50、D=1.00)難度或鑑別度不 佳。因此,研究者依據上述信度、效度和試題分析的結果,調整各年齡組題項之題目難易度順序,並將部分難度及鑑別度不佳的題目予以調整或刪除。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壹、研究結果能建立零至三歲嬰幼兒語用發展順序。 貳、研究結果能編製一套符合習華語嬰幼兒語用發展順序之檢核表。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壹、加強本檢核表之信效度驗證 建議後續研究可採隨機抽樣方式,並擴大抽樣的地區,可間接了解各地區零至三歲嬰幼兒的語用發展是否有語用發展上的差異。 貳、累積大量樣本研究資料 建議應再累積擴大多個訪談樣本,加強驗證本檢核表之信效度。 參、擴大研究年齡或對象 建議後續的研究可擴充至其他的研究對象,以了解在語言發展有遲緩或障礙之嬰幼兒的身上,語用發展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