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鄭素芳的得獎感言
姓名:鄭素芳 服務單位:臺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服務年資:15 年
具體優良事蹟: 研究 鄭教授是國內唯一的小兒物理治療學教授,其研究主題為典型與非典型之嬰幼兒神經動作發展,尤其著重於探討早產兒發生神經發展遲緩的危險因素以及如何早期偵測和早期治療早產兒的神經發展問題,以期做為早期療育的基礎。 除了執行每年的國科會計劃外,也爭取到國衛院的研究啟發獎助(1996-1999 年)與創新研究計劃(2006-2009 年)。前項計劃建立嬰兒神經動作評估的跨文化應用與心理計量資料,確立這些評估工具應用於台灣早產兒的可行性與準確性,這一系列研究已帶動國內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學者開始重視相關的問題。 後項計劃則針對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1,500g),設計不同類型的早期介入計劃,藉由比較治療之成本與效益,以建立早產兒早期介入的科學實證。教學 1994年開啟國內『新生兒物理治療』新主題,各大學物理治療學系陸續加入其大三的必修課程,考選部亦將之納入專門執照考試的內容,為物理治療師養成教育的基礎之一。 服務 1993年在臺大醫院建立國內第一個『新生兒加護病房之早期發展介入』的臨床服務,再於1999 年建立國內第一個亦是目前唯一的『高危險性新生兒之早期發展介入』臨床培訓課程,至今全臺北中南已有北榮、嘉基、署桃、中山、市婦、新光、埔基、耕莘、小港、台安、馬偕、博愛等醫院派員完成在職訓練。 2006-2007 年則完成製作『早產兒的早期介入』教學光碟兩片,做為早產兒居家活動計劃指導之教材。 早療棕櫚獎得獎感言 姓名:鄭素芳 服務單位:臺灣大學、臺大醫院 服務年資:15 年 首先感謝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的推薦,讓我有機會參加此次早療棕櫚獎的甄選。 也謝謝早療協會給予的肯定,個人以身為一位物理治療師努力推動早產兒早期介入獲獎,感到非常榮幸。 希望藉由兒童局與早療協會的推廣,能夠使得早產兒相關的問題更加受到政府與一般民眾的重視。 我的現職是臺大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兼主任,亦是臺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主任。 專長是『高危險新生兒的發展性照護』,15 年前取得美國波士頓大學肌動學博士學位後,即返回母系- 臺大物理治療學系擔任小兒物理治療教職,負責開發小兒急性發展照護,當時是一個相當冷門的領域,再加上近年少子化的現象,本來以為無法發展。 不過,我們的研究團隊以國際化的視野,加上在地化的做法,成功地建立臺大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早期介入的品牌。在服務方面,全臺醫護人員與早產兒家長已逐漸有早期介入的觀念。在教學方面,各校大四物理治療系學生申請至臺大醫院實習時,新生兒加護病房已成為熱門站之一。 在研究方面,亦連續獲得政府機關提供研究經費,幫助我們建立早產兒早期介入的科學實證。 我們未來會朝向新生兒發展照護,更加精緻化的路前進。 最後,要感謝本院新生兒科醫護同仁的支持,本系全體師生的努力,本實驗室研究夥伴、學生、助理們的協助,以及我的父母、先生與孩子的體諒與幫忙。 具體優良事績 1. 開啟國內『新生兒物理治療』新主題,現在各大學物理治療學系陸續加入其大三的必修課程。指導碩博研究生十多人,其中多人擔任國內大學小兒物理治療教師或醫學中心小兒資深臨床教師。 2. 與醫護同仁:鄒國英醫師、滕儒錚醫師、謝武勳醫師、許瓊心醫師、黃秀敏護理長、曹伯年醫師、周弘傑醫師、陳倩儀醫師、吳靜怡護理長等共同為高危險新生兒的早期發展性照護而努力。 於1993 年建立國內第一個『新生兒加護病房之早期發展介入』的臨床服務,再於1999 年建立國內第一個亦是目前唯一的『高危險性新生兒之早期發展介入』臨床培訓課程,已有北榮、嘉基、署桃、中山、市婦、新光、埔基、耕莘、小港、台安、馬偕、博愛等醫院派小兒物理治療師接受培訓。 3. 2007 年完成製作『早產兒的早期介入』教案手冊以及教學光碟兩片,做為早產兒居家活動計劃指導之教材。 4. 主持『嬰兒動作發展實驗室』,執行國科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計劃,著重於探討早產兒發生神經發展遲緩的危險因素以及如何早期偵測和早期治療早產兒的神經發展問題,以期做為早期療育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