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八屆 聽能訓練早期介入對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之成效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聽能訓練早期介入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之成效

Effectiveness of Auditory Training Early Intervention for Very Low Birth Weight Preterm Infants

黃淑娟1*王淑雅1吳炎村1

Shu-Chuan Huang1*, Shu-Ya Wang 1, Yen-Chun Wu1

1天主教若瑟醫療財團法人若瑟醫院復健科

1Dept. of Rehabilitation, St. Joseph’s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出生體重1,500公克以下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是發展遲緩的高危險群。早產兒較一般正常新生兒容易罹患聽力障礙,尤其是體重低於1200公克,懷孕數低於32-34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罹患聽力障礙的機會明顯較其餘的早產兒甚至新生兒為高聽覺是構成說話鏈不可或缺的一環。研究資料顯示,即使是極小的聽力損失,仍對說話、語言發展、專注力、學習能力、行為與社交發展上造成顯著的影響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聽能訓練早期介入對一位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並伴隨有聽損,在提升聽能表現和口語表達的成效

 

方法 本研究的個案為一名出生體重798克、懷孕週數25週的男童7個月大開始配戴助聽器,左耳35分貝 右耳50貝,矯正年齡9個月時開始到院接受每週一次每次30分共48的聽能訓練介入當時個案很少發出聲音且不常轉頭到聲源處看誰在講話,尤其對右側的聲源察覺的速度很慢研究工具使用華語嬰幼兒溝通發展量表(MCDI-T)進行前後測的比較,以及分析聽力檢查追蹤結果和家長的觀察報告

 

結果 根據MCDI-T的前後測顯示個案經過一年的聽能訓練介入,從還沒有出現了解語言的表現進步到聽到「媽媽在哪裡?」會轉頭尋找,對日常用語的理解從需要手勢的暗示進步到可以聽懂「把它拿給媽媽」等片語,詞彙的理解從5個進步到104個,詞彙的表達從0進步到可以發出爸爸狗狗等22個詞彙根據視覺增強聽力檢查及語言察覺檢查亦發現個案對於刺激音的察覺漸趨明確,其刺激音的反應性位階漸佳。

 

結論 對於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即使只是邊緣性的聽損,仍應及早進行聽能的訓練,一方面在持續追蹤聽力檢查時,讓早產兒能對聲音察覺有較明確的表現,一方面可及早建立傾聽的習慣,有效促進詞彙的理解和表達;並期盼在早期療育介入下,而逐漸達到符合年齡程度的語言發展

 

 

關鍵字:聽能訓練 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