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八屆 個案報告:結合DIR模式及行為療法介入高焦慮之高功能自閉症幼兒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個案報告:結合DIR模式及行為療法介入高焦慮之高功能自閉症幼兒

Case Report: Combining DIR Model and Behavioral Therapy for Anxiety in Young Children with High-functioning Autism

陳禾芮1李沿澈2*

He-Rui Chen1, Yen-Che Lee2*

1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精神科、2高雄榮民總醫院屏東分院精神科

1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Chi-Shan Hospital, 2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Pingtung Branch of Kaohsi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背景與目的:高焦慮特質的自閉症幼兒,在評估時不易鑑別焦慮或缺乏社會互動能力,也常因焦慮而抑制在陌生情境行為表現。本研究利用關係取向發展模式(developmental individual-difference, relationship-based model,簡稱DIR),DIR屬自然取向的自閉症介入模式,著重跟隨孩子的動機,並考量個別差異,促進適當社會動機及行為;另一部分,利用行為治療處理焦慮,配合親職教育,增加情緒的同理及辨識。

 

方法:個案為32個月男性幼兒,因共享式注意力不佳、轉圈圈等行為就診。心理衡鑑結果:魏氏幼兒智力量表第四版全量表智商為87,因焦慮而可能有低估。修訂學步期自閉症檢核表-修訂版,案母填寫結果為2分,低於切截;案外祖母填寫結果則為3分,超過切截。克氏行為量表,案母及案外祖母填寫結果各為13分及14分,皆超過切截。行為觀察及晤談,個案偶有低層次共享式注意力行為,如眼光交替,但很少有高層次共享式注意力行為,例如:手指指示、展示;喜愛旋轉的物品,部分感覺較敏感;焦慮程度高,難以參與團體活動,焦慮時以外星語回答。治療策略:以DIR模式提升個案的社會互動能力;焦慮行為,以行為改變技術介入,並促進情緒覺察。同時教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練習。

 

結果:治療進行16次,在6個月後再行評估。(1)案母填寫量表,修訂學步期自閉症檢核表-修訂版為1分,低於切截;克氏行為量表為11分,低於切截。(2)共享式注意力,以兩歲期自閉症篩檢工具評估,出現伴隨眼神接觸及語音之展示及手指指示行為。案母表示,幼兒園教師反映個案互動行為及配合度有明顯進步,案母認為個案社會互動能力改善,高層次共享式注意力行為增加,並有較多假扮遊戲行為,但與他人以口語分享的動機仍較少。(3)焦慮程度略為降低,外星語頻率明顯降低,團體活動時由退縮至角落,進步至可在旁觀察。

 

結論:DIR模式有助於促進高功能自閉症幼兒社會互動能力發展,合併行為介入及親職訓練有助於改善焦慮及增進療效。高焦慮特質的幼兒,在評估時不易鑑別自閉症,需以晤談澄清,並追蹤社會互動能力發展。考量未介入的風險,出現適應問題的幼兒仍需要早期療育,並同時處理社會互動能力及焦慮特質。

 

 

關鍵字:焦慮、高功能自閉症、關係取向發展模式(DIR)、行為治療、親職教育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