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三屆 融合教育下學前工作者接觸特殊幼兒經驗之探討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題 目:Explore the Experiences of Preschool Educators to Contact Special Children in Inclusive Education
姓 名: 王碧霞(Pi-Hsia Wang)
所屬單位: 正修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Department of Childhood Care, Chengshi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融合教育下學前工作者接觸特殊幼兒經驗之探討
Explore the Experiences of Preschool Educators to Contact Special Children in Inclusive Education
王碧霞(正修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


 

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理想就是提倡在普通班級中教育所有的學生,這些包括各類的障礙學生都統合在普通班級的環境中接受教育,因此普教老師對融合的態度與接納是成功實施融合教育的重要影響因素,過去的研究指出教師有無接觸障礙學生的經驗在融合的態度上有差異,但以質性訪談的方式進行的較少,因此本研究特別針對有接觸過特殊幼兒經驗的幼教工作者,進行訪談,以了解幼教工作者接觸特殊兒童的經驗為何?研究對象以曾經從事或協助學前工作者且具有接觸特殊小孩經驗之幼教工作者。徵求有意願願意接受訪談及錄音的參與者,總計訪談四位,但其中一位錄音效果不佳,而不做分析,故本研究共分析三位受訪者的資料。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以半結構式的晤談指引進行訪談。研究者於研究進行期間,同時扮演研究者、訪談者、文字轉錄者、資料分析者四種角色,因此在轉錄資料之後,遠離資料一段時間,再進入資料分析,在過程中盡量保持中立、客觀及嚴謹的態度進行分析。本研究的資料分析,以各次訪談之錄音資料,予以逐字逐句謄寫為文字稿,故以訪談逐字稿為主要分析資料,以便解答所欲研究的問題。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結果為:
一、幼教教師接觸特殊小孩的情境:
受訪者A、B、C接觸特殊教育兒童的的情境是偶然的,三者應都是屬於非意料中的情境。但三者亦有所不同,受訪者A的環境因在安親班故工作不重,主要的心力可以放在特殊兒身上,加上同時進修蒙氏提供嘗試的動機,投入很深,受訪者B則是擔任托兒所主教,工作負荷重,家長亦不配合進行診斷,情境中資源很少,受訪者C則較是以資方的角色參與僅暑假幫忙。

二、幼教工作者接觸特殊小孩的經驗:
三位受訪者的經驗很不同,受訪者A與受訪者B雖都是在毫無特教背景下接觸到特殊小孩,但二人的經驗又迴然不同。首先受訪者A積極嘗試教學,而當學生有進步時又增加了成就感而造成一個良性的循環與互動,加上家長的回饋與肯定,而更加積極。而在進入協會後,開始時雖然很苦但漸漸在有人教導與邊教邊學、不斷受訓下,覺得自己在協會一年比在托兒所學了很多、成長很多。但在嘗試帶小朋友出去上,則感覺老師與家長態度上的差異。受訪者B則感覺過去修過的特教學分無法發揮作用,加上班上還有其他30位左右的小朋友,感覺自己缺乏能力、無人指導,家長也不贊同老師的建議帶去診斷,使得受訪者B最多也只能做到這些了。受訪者C則是自己本身並未親自帶過特殊兒童,也非幼教科系出身,對於接觸特殊幼兒的經驗有限,但其舅舅的例子使他感覺幼兒狀況的無法掌握,如有事,則托兒所就倒楣了。

三、幼教工作者接觸特殊小孩的感受
從三位受訪者中可以得知,受訪者A接觸特殊小孩的感受是有成就感、覺得他蠻棒的竟然能學會,另一方面也頗為同情家長的無助、可憐,感覺在教特殊小孩上看到別人對自己的強烈需要與肯定,讓她深受感動。然而受訪者B與受訪者C在接觸特殊幼兒的感受上則是負向的,受訪者B由於無法有效協助特殊小孩而感覺蠻無力的,對相關的家長、被欺負的小孩也覺得很抱歉,至於受訪者C則感覺無奈,將事情歸於無法控制,遇到就感覺蠻倒楣的。

四、幼教工作者接觸特殊小孩的看法:
明顯的可以發現受訪者A有強烈的使命感,認為特殊小孩需要教育,就去做做看,受訪者B則認為自己不具備能力,需要更有專業的人來教他們(雖然修過特教2學分,仍認為不夠),至於受訪者C則是強調特殊小孩適合特殊學校,才可以獲得更好的照顧。

五、幼教工作者接觸特殊小孩的做法:
受訪者A與受訪者B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努力,以受訪者A而言,其做法是主動的設計教具、甚至花費額外的時間,陪家長、小孩出去,這些做法也深獲家長肯定與感謝,只因為受訪者A覺得他們本來就有權利出去。受訪者B也嘗試在能力範圍下做一些努力,但自我期許則應做的更多,然而未獲得家長的肯定與支持,以及園所在教學上的支援,因此在做法上只看到教師一人辛苦的努力著。受訪者C實際上並無接觸特殊小孩,因此在做法上以理論的想像居多,但亦可以發現,其做法是較保守的,不要勉強接受無法勝任教他的小孩。

由上述三位受訪者的分析資料可了解,選擇是否進入學前特殊教育工作的考量,很重要的是獲得肯定與支持,以及具有成就感。此外三位受訪者之前均未有接觸特殊小孩的經驗,但可以了解正向經驗與積極的態度,對學前工作者接觸特殊學生實施融合的重要,因此有必要提供學前工作者接觸特殊幼兒的正向經驗。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