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二十屆 早期療育外聘督導之實踐與反思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External Supervision in Early Intervention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早期療育外聘督導之實踐與反思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External Supervision in Early Intervention

張秀玉1*

Hsiu-Yu Chang1*

1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

1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 Child Welfare, Providence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督導(supervision)是社會工作間接服務的一環,許多實證研究結果呈現督導對於社工專業知識及技巧運用、壓力抒解、組織認同以及服務品質的維護皆有助益。由於社會福利民營化的推動,委託單位為了維護方案執行的品質,在相關方案委託契約中,明訂執行單位需聘任「外聘督導」。研究者長期在早期療育領域擔任縣市政府、社會福利機構之外聘督導,如何擔任一位稱職的外聘督導?如何均衡單位、實務工作者、一線管理階層和外聘督導之權力,以達致有效之協同合作結果?外聘督導該對誰忠誠又該對誰保密等,一直是研究者不斷反思的問題,也是本研究形成之主因。本文呈現研究者擔任外聘督導實踐經驗與反思,以做為累積早期療育外聘督導之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為主要目的。

方法:本研究採取以「改善行動者專業服務品質」為目的之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做為研究方法。行動研究的起點在於研究者對於擔任早期療育外聘督導經驗的反思,透過行動研究中,反思、研究以及行動的三個循環過程,達到既有外聘督導實踐經驗的統整、反思,並依此發展出未來擔任外聘督導的調整行動。

結果:本研究結果如下:1.早期療育外聘督導之督導議題:若為縣市政府聘任,討論的議題為「轄內早期療育服務單位的分工與合作」、「轄內早期療育通報轉介與社區資源中心之人力與工作配置」、「家庭需求評估與個案分級制度及表單的建構」等。若為社會福利機構聘任,討論的議題為「家庭需求評估與個案分級表單的調整」、「早療社工專業知能與技巧:IFSP、家庭社會工作、社區工作、拒絕服務個案的處遇等」與「早療社工壓力抒解與生涯規劃」等。2.早期療育外聘督導的功能與模式:外聘督導為未有擔任機構主管職務的督導,通常以實踐教育性、支持性功能為主。為了滿足社工專業成長與情緒支持之目的,外聘督導多半由具備相當經驗之社工師、資深社工員或學者擔任,且需要對早期療育學理知識、政策及實務運作有深入的理解。研究者在多年擔任外聘督導的實踐經驗中,發現「反思學習模式」(The reflective learning model)的督導,能促發早療社工對自身實務經驗與行動的反思,以找出解決方案,此一模式強調外聘督導是受督導的夥伴,彼此權力位階均等,是合適的外聘督導模式。3.早期療育外聘督導的權力與倫理:研究者擔任外聘督導時,受督者與單位可能因為研究者之其他身份,如:早推會委員、評鑑委員等,而期待研究者進行決策、居中調解或是將我提出的建議視為最佳或唯一的答案。因此,研究者要求自身必須遵循「以反思學習模式督導為基礎,與受督者為行動夥伴,而非專家」、「服務對象權益維護為首要考量」、「不與受督者及單位產生不健康的共謀或三角關係」、「尊重受督導者及單位對於督導建議,具有選擇採納與否的主控權」等原則,以避免外聘督導權力無限擴張及維護專業倫理。

結論:研究者透過上述結果,反思擔任外聘督導的實踐經驗,並期許在未來能以「反思學習模式」來進行外聘督導。因為督導的實踐,是為了讓受督者更有能量、更感到被支持,而非透過督導過程,讓受督者不斷受挫、無法看到自己實務經驗的價值與發展行動改善方案。最後,研究者希冀本文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邀請更多早期療育外聘督導、內聘督導與受督者,分享督導與受督經驗與歷程,共同形成與建立早期療育督導之默會知識。

關鍵字:外聘督導、反思學習模式、社會工作、早期療育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