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二十屆 社區療育服務內容與型態盤點 The Content Inventory of Community-based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s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社區療育服務內容與型態盤點

The Content Inventory of Community-based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s

吳佩芳1、張秀玉2、柯秋雪3、陳瑞旻4*

Pei-Fang, Wu1, Hsiu-Yu Chang2, Chiou-Shiue Ko3, Jui-Min Chen4*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碩士班、2私立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3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4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1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2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 Child Welfare, Providence University, 3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4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研究背景與目的:以社區為基礎的早期療育服務,是目前台灣積極推動的療育服務方向。政府於2009年開始即推動「發展遲緩兒童到宅服務及社區療育據點試辦計畫」,期望依兒童發展評估結果與家庭功能及需求狀況提供到宅或社區療育據點之服務,並透過社區據點試辦之經驗累積提供未來建構社區化療育服務之方向;至2016年,政府將此一計畫修正為「發展遲緩兒童社區療育服務計畫」,取消據點設置,希望早期療育服務能更以社區為基礎,而不僅限於療育據點。而在這一過程中,許多開始推動社區療育服務的單位或承接療育補助計畫的單位,不確定所謂「社區療育」的定位究竟為何,進而造成執行成效不如預期。因此,本研究期待透過社區療育服務內容與型態的盤點,整理出目前台灣正在進行的社區療育,給予政府與提供服務的單位一些方向。

方法:本研究主要採取文本分析的方法,主要對象為107年承辦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發展遲緩兒童社區療育服務計畫」之機構單位,透過網路資料、政府單位的公開資料庫以及文獻回顧等瞭解其所提供的服務內容,並運用訪談及實地訪視的方式,加以佐證所蒐集到的資料。最後彙整出目前台灣社區療育服務的內容與型態之盤點結果。

結果:107年承辦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發展遲緩兒童社區療育服務計畫」之機構單位共有14間,北部(宜蘭、基隆、桃園、新竹)4間;中部(臺中、彰化、南投)4間;南部(臺南、高雄、屏東)4間;東部(花蓮、台東)2間,然因考量臺中及彰化共3間單位為107年新承接,在研究團隊訪視時仍未開始執行,因此在暫不納入研究結果彙整。研究結果發現,社區早期療育服務型態多元,且服務內容從最前端的預防到後端的療育服務都涵蓋在內。有3個單位已發展出與社區內的正式或非正式資源合作,辦理相關親子活動、社區文化活動的型態,將社區的內涵融入在活動當中,進而達到社區融合的最終目的;有2個單位則是開始嘗試與社區在地的資源做連結;多數單位對於以家庭為中心執行早期療育的概念仍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因此可以發現著重在兒童為中心的療育課程,與社區的互動則以宣導、篩檢為主,較少與社區內的資源互動或共同合作辦理相關社區親子活動。

結論:政府於2009年即開始以社區為基礎的早期療育,目前雖已有單位落實以社區為主的療育服務方向,但是截至2018年止,仍有許多單位仍以兒童療育課為主要的療育服務,與「發展遲緩兒童社區療育服務計畫」的核心目的有所差距。因此,該如何引導承接此一計畫的單位瞭解社區療育的精神與概念並落實在服務當中,是一項刻不容緩的議題。

關鍵字:早期療育、社區療育服務、以社區為基礎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