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應用以作息本位使用束腕副木(cock-up splint)對進食技巧介入:
個案報告
The Application of Routine-Based Intervention to Use the Cock-up
Splint to improve the Feeding Skill : Case Report
許嫚芳1*、孔緹縈1、陳建銘1、蔡曜璘1、林亞依1
Man-Fang Shiu1*, Ti-Ying Kung1 , Chien-Ming Chen1 , Yao-Lin , Tsai1 , Ya-Yi, Lin1
1屏東醫療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復健科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Pingtung Christian Hospital, Pingtung City
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以家庭為中心為一個在早期療育當中常使用的服務模式
,專業團隊需要能與家庭合作,並共同建立出符合需求及自然情境的目標,在
臨床上職能治療師會在發展遲緩的兒童中使用副木以改善或促進動作功能,
但有許多家長無法在家庭的情境當中順利使用,如使用頻率過低、忘記使用等
等,故本研究希望運用作息本位的晤談方式,了解家庭的作息及需求,與家長
共同計畫使用副木的時間及內容,並記錄對於進食技巧的效益及精細動作發展
的進展狀況。
方法:本研究以一位3歲10個月診斷為發展遲緩、智能障礙、整體肌張力低且
目前使用促進手部抓握能力之束腕副木的孩童與其家庭,以及職能治療師為研
究參與者;研究步驟包含了(1)治療師事先了解家庭生態與作息、(2)透過晤談與
家長共同討論副木穿戴的時機、(3)建立進食技巧的目標,(3)配合家庭的優勢與
資源擬定在自然環境中可實施的策略、(4)透過一週一次的療育課程中,並且請
家長示範在家中操作的情形,以討論家長實施活動策略以及所碰到的困境來作
為資訊分享,預計介入半年的時間。以目標達成量表(GAS)以及皮巴迪運動發展
量表(PDMS-II)中精細動作的部分,包含抓握能力以及視動整合的分數前後測比
較,來呈現孩童的進食技巧及精細動作發展的成效。
結果:在經過作息本位的晤談後,了解到家長在一日的作息中,能夠在晚餐進
行進食訓練,以及在睡前時間進行遊戲活動操作,與家長共同設定目標為(1)在
副木的穿戴下抓握碗中的零食或水果往嘴巴靠近、(2)抓握湯匙嘗試挖起碗中的
食物,在6個月的介入後,個案在兩個目標的GAS分數上都有進步的情形,兩個目標皆進步了1分,在PDMS-II的前後測分數中,精細動作的百分位及商數值前後並無差異(商數:49;百分位:<1%),但在其中的抓握能力的發展年齡由6個月提升到9個月,視動整合能力由9個月提升到11個月;在家長的觀察紀錄中顯示,提升了在家中成功做出目標動作的比例,每次的治療時間的討論也能嘗試找到無法達成的原因,比起過去未執行作息本位的介入前,更了解使用副木對於
進食行為的效用及訓練時機,在家中可以更有效率的帶領孩子完成日常生活活
動,並能夠讓其他家庭成員了解如何協助個案進行進食的訓練,缺點則是在家
庭忙碌時無法詳細記錄進行的狀況。
結論:在研究後發現在進展的評估項目中PDMS-II的結果雖顯示精細動作無明顯
進步,但在GAS的分數上確切地有所提升,表示提升了個案自己參與活動的機會,如許多中重度個案無法在標準化的評估工具中展現出明顯進步情形,反觀在專業人員與家長共同訂定的目標上能更符合情境及展現出個案的實際表現能力,在每周與家長討論在家中練習的情形及困難時,家長能察覺自己能夠帶領著個案進步,在治療時能夠有足夠的時間討論所面臨的困難,治療關係越加緊密時家長能夠信任專業人員放心的提問及討論,在其中專業團隊能適時地修改進行的策略,給予更符合自然情境的建議,讓家長確切的了解使用副木時應該如何去帶領孩子執行進食任務,提升家長願意使用的頻率,未來可以再多加研究是否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到需要使用副木的個案,另外在計畫執行的過程中,原本照顧角色都由個案之母親負擔,其他家庭成員如父親透過計劃找到自己能夠協助孩子以及協助家庭功能的部分,母親的照顧壓力也隨之減低,這都顯示出以家庭為中心的方式能提升家長的自我效能感,能夠找到能使用的資源,並進一步達到賦能及充權的成效;研究過程中的確常會有家長無法確實記錄實際執行的狀況,未來若能發展出電子化表單或能使用手機紀錄的方式,也許能夠減低家長紀錄的複雜度,並提升資料蒐集的效率。
關鍵字:發展遲緩、以家庭為中心、作息本位介入、早期療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