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四屆 寄養兒童之心理健康問題研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 of Children in Foster Care

黃蓉蓉、林世棋   Rong-Rong Huang,Shih-Chi Lin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   Kaohsiung Municipal Kai-Suan psychiatric hospital


 

目的:

根據內政部兒童局統計每年約有1000名兒童安置於寄養家庭,這些兒童大多於幼年時期受到長期的疏忽及虐待,而穩定的養育環境在兒童腦部短期或長期的發展 及以後社會參與的能力是相當重要的。根據文獻回顧早年被虐待的孩子有許多不利的發展後遺症,如依附關係的解體、嚴重的社交關係及情緒調節障礙、自律性較 少、與母親有較多的衝突性互動、同儕關係有問題、更負面的自我評估等。本研究希望對這群高危險的兒童進一步了解,以作為早期治療及適當安置的參考。

方法:
針 對高雄市某機構三歲以上寄養兒童全面進行橫截面評估。先由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進行臨床診斷會談後,轉介心理師評估其認知、情緒及行為問題。另由寄養媽媽 及負責個案管理的社工員填寫問卷以收集其他相關的背景資料。使用的評估工具包括: 自編的寄養家庭相關因素研究問卷、注意力測驗、魏氏智力測驗、幼兒人格量表、畫人測驗及班達測驗。


結果:
本 研究共收集61名寄養兒童的問卷資料進行結果分析。基本資料:男童有32名( 52.5 % ),女童29名( 47.5 % ),平均年齡為8歲5個月(3歲5個月至14歲9個月),平均寄養22.6 ( ± 22.4 )個月,身心健康狀況:21.7%目前有身體疾病,10.0 %仍在服藥治療,有41.0 %因發展、情緒、行為或學業問題已造成寄養媽媽的困擾,33.9 %有在兒童心智科求診,且求診個案中有43.3 %在接受遊戲或心理治療,21.3 %在使用精神藥物治療。學習情形:學齡兒童中有34.4 %就讀資源或啟智班。共50名寄養兒童經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進行面談診斷,其中共有43名( 86 % )符合精神科診斷。其中以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併行為規範問題最多,計18名( 36 % );情緒障礙包括創傷後壓力疾患及適應障礙症共計17名( 34 % ),發展遲緩或智能障礙共13名( 26 % );心理發展障礙有6名( 12 % ),計自閉症3名、語言發展障礙3名。此外,就36名可接受心理測驗之寄養兒童進行分析顯示,認知能力:語文智商平均為82.12,非語文智商平均為 85.59,總智商平均為80.83;其中有9位(25 %)落在智能不足範圍。社會適應:平均百分等級為42.14,個人適應:平均百分等級為58.43,總適應能力:平均百分等級為50.71。兒童班達測 驗:視知覺動作發展年齡之平均值為5歲3個月。情緒指標:出現次數最多的是圖形縮小與圖形波動。畫人測驗(HFD):平均發展分數是4.19 ( ± 1.07 );情緒指標:出現次數最多的是缺鼻子,顯示易出現焦慮情緒反應,且較缺乏獨立性。


結論:
本研究結果發現此機構之寄養兒童,普遍的寄養時間較長,認知能力低下,高比率合併有行為、情緒、課業學習及社會適應問題,需要兒童福利機構特別的重視及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或心智科醫師、心理輔導及特教等專業人員的及早介入。

表1. 寄養兒童之基本資料
attachments/200905/9459204784.jpg
N = 61

表2. 寄養家庭之基本資料
attachments/200905/4568452246.jpg

表3. 兒童精神科醫師診斷結果


attachments/200905/3721512910.jpg


表4. 魏氏兒童智力測驗( WISC-III )結果
attachments/200905/8043073552.jpg
N =36

Table 1. Demographic data of foster child
attachments/200905/9985831166.jpg
N = 61

Table 2. Demographic data of foster parents
attachments/200905/8930181372.jpg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