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學齡前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孩童之內外化行為問題與親職壓力的關聯性
Association among Internalizing Problems,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nd Parenting Stress in Preschooler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李怡靜*
Yi-Ching Lee*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Taipei City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在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以下簡稱ASD)孩子的療育路上,家長一直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但對家長或家庭來說,養育疑似或確診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孩童時,親職路上的心理壓力及挑戰是不容小覷的,而孩子的行為表現適切性也可能促使家長感受到更大的身心適應壓力。為此,研究者想了解ASD孩童行為表現與家長的親職壓力間的關聯性。
方法:本研究透過分析參與兒童人際互動技巧初階課程團體的ASD成員家長所填寫的一歲半至五歲兒童行為檢核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for Ages 1½-5, CBCL / 1½-5,以下簡稱CBCL)與親職壓力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以下簡稱PSI),以進一步了解孩子行為表現與家長親職壓力的關聯性。研究者共蒐集了36位幼兒園小中班團體成員的資料,並針對家長填寫的兩份量表得分進行相關性分析。
結果:分析結果顯示,兒童CBCL整體化問題與PSI中的父母分量表及全量表無顯著相關,但與子女分量表則達顯著相關。研究者進一步分析發現,家長報告兒童的內化、外化及睡眠問題越多,家長在面對子女特質時所感受到的親職壓力也就越高,唯兒童的行為表現較害羞,家長感受到子女在過動或無法專注之行為特質所帶來的親職壓力較低;此外,當兒童的外化及睡眠問題越多時,家長感受到親職失能行為的可能性也越高。研究者分析兒童內化問題與子女特質所引發親職壓力的關聯性時,發現家長反映兒童的情緒反應與焦慮或憂鬱等問題越多時,家長感受到因子女的正向互動少、子女對環境改變的反應強烈及子女常展現負向情緒所帶來的親職壓力也越高;此外,兒童的內化問題與父母功能失功能程度有關,研究者發現家長反映兒童的情緒反應及身體抱怨越多,對於家長感受到自身觀察或回應子女的需求較為困難,尤其是兒童的身體抱怨越多,也會讓家長對於自身的親職角色感到較無能為力、反映自身的憂鬱情緒狀態較明顯,或是對自身的親職角色及心理上感到被遺棄或被拒絕的可能性高。針對兒童的外化問題與子女特質引發親職壓力的關聯性時,發現家長報告兒童的注意力問題及攻擊行為越多時,家長感受到子女常提出過多要求及子女常展現負向情緒所帶來的親職壓力也越高;當家長報告兒童有較多的攻擊行為時,也讓家長感受到在觀察或回應孩子女需求的困難度升高。此外,由於睡眠症候群非屬於內化或外化症候群,研究者另行分析發現,當家長報告兒童睡眠困擾越多時,家長也會感受到回應或觀察孩子的需求困難度較高、來自孩子的正向回饋較少、孩子常展現負向情緒或適應環境改變的能力不佳等,而使家長的親職壓力增加。
結論:本研究初步探討學齡前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在行為表現上與家長反映的親職壓力關聯性發現,當兒童的內化性問題或外化性問題越多,家長自覺因子女所展現的特質使自身要扮演好親職角色的壓力程度也越高。因此,藉由人際互動技巧團體來協助家長了解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的特質及學習如何有效地引導孩子的情緒反應及行為表現,應有助於降低家長照顧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的親職壓力。此外,當自閉症類群障礙兒童被家長反映較多睡眠困擾時,也會促使家長在照顧子女時感受到更多的親職壓力,未來若進一步提供家長兒童睡眠的相關知識或衛教內容,並協助家長建立孩子合適的睡眠儀式或作息模式,降低兒童的睡眠困擾程度,或能有助於降低家長的部分親職壓力。
關鍵字: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內外化問題、親職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