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二十五屆 居家親子活動方案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居家親子活動方案

 Home Parent-Child Activity

林燕慧、盧思伶、吳宜芬、黃綉雯

YAN-HUEI LINSIH-LING LUYI-FEN WUHSIU-WEN HUANG

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

Taiwan Association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Early Intervention (TACDEI)

方案緣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良好的家庭關係與親子互動對幼兒有非常重要且深遠的影響,包括:建立信賴關係、學習與他人相處、穩定的情緒、培養自信和成就等,對於有早期療育需求的家庭而言,家長的參與更有助於幼兒的發展。期待透過早療專業人員的示範和帶領使家長學習居家親子活動、提升親職教養知能。

方案目的:此方案從幼兒發展領域及親職知能為主題來設計活動,期待可以達到對居家親子遊戲的重視、學習親子互動技巧及發展正向互動增進親子關係。

方案設計:共計規劃20場次,每次活動時間為3小時。以幼兒發展領域為主題包含:「童手童腳的遊戲」、「手指快樂動一動」、「聽說能力一級棒我是小小探險家」,由早療專業人員設計的居家遊戲帶領親子進行活動。親職知能為主題則涵括:「親子繪本共讀」、「提升共同注意力」、「正向教養」,透過親子互動演練及課程講座模式進行。詳細活動內容分述如下:

一、幼兒發展領域:

    (一)童手童腳的遊戲:由物理治療師設計親子闖關活動,遊戲過程及結束階段說明活動目的,並分享幼兒粗大動作發展知能以及如何進行居家遊戲。

    (二)手指快樂動一動:職能治療師使用簡易圖文或是卡片配對的方式,從而瞭解幼兒的精細動作發展知能並進行親子互動遊戲,。

    (三)聽說能力一級棒:語言治療師搭配節日進行活動,邀請兒童分享作品練習表達,運用說故事和畫畫的方式進行互動與分享引導技巧。

    (四)我是小小探險家:早療特教老師引導從生活中學習的概念,透過安排活動帶領親子共同體驗,並運用媒材透過遊戲引導同學習。

二、親職知能:

    (一)親子繪本共讀:邀請專業講師進行繪本共讀帶領,強調親子間交流與互動。

    (二)提升共同注意力:職能治療師使用拼圖、積木或藝術創作元素為媒介,帶領親子體驗共享式注意力、陪玩的引導技巧。

    (三)正向教養:由心理師分享冰山理論、孩子的先天氣質、教養角色與合作夥伴、建立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

方案成效分析:活動總計有153位家長完成有效問卷,結果顯示:85%以上的家長認同活動有助於學習到引導幼兒發展的居家遊戲技巧、更了解相關親職知能以及提升與孩子的正向互動關係。具體的家長回饋為:「原來可以運用身體各部位來傳球」、「沒想到隨手可得的物品可以用來教小孩」、「看到平常沒注意到的面向,發現還可以這樣跟孩子互動」、「因為工作很忙所以一直覺得沒時間陪孩子,上完課之後才知道沒那麼難」。

               

結論:透過居家親子活動能夠了解幼兒發展、居家遊戲技巧、正向教養態度,也順利地傳達日常生活中學習的概念。除了提供家長和幼兒參與多元化活動之外,也創造一個機會讓親子共同經歷正向互動的體驗,重要的的是家長陪伴孩子的過程,對親子來說這是無可取代的回憶。

關鍵字:早期療育、居家親子活動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