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從中心到家庭:建構雲嘉屏地區家有聽損兒的早期療育服務網絡
鄭荃方1*、黃子秦1、吳佳佳2、李曉芸2
1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社會服務部、2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教學研發部
方案緣起:「期待二十年後,台灣沒有不會說話的聽損兒」是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本會)創辦人倪安寧女士(Joanna Nichols)在1996年成立時所寫下的願景,次年在高雄成立南區中心,服務彰化縣以南至屏東、台東縣之聽損兒家庭。多年來服務發現,居住在高雄以外地區的聽損兒家庭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到本會接受服務,特別是在雲林、嘉義和屏東地區,這些地區聽障服務資源有限,無法深入提供專業處遇,滿足此區家長需求。因此,本會決定強化此區服務,由社工師及聽覺口語師提升早期療育(以下簡稱早療)相關專業人員的聽語專業知識增能,且致力於建立聽損兒服務網絡;透過定點諮詢和到宅指導,為那些尚未獲取聽語資源或因距離問題無法至南區中心的聽損兒家庭提供個別化服務。
目的與具體目標:
服務規劃設計:
成果及成效分析:
結論或建議:通過跨專業團隊合作的外展服務模式,成功在雲嘉屏地區建立在地早療服務合作網絡,同時擴大本會服務的覆蓋範圍,並為聽損兒家庭提供個別化服務。服務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家庭未能即時提供完整聽力檢查報告,而無法給予精確的聽能管理策略與衛教資訊,因此建議未來邀請聽力師參與外展服務,以便即時提供聽力檢查結果的處遇建議。此外,與早療單位合作過程中,發現能與聯合評估中心接洽,可接觸更多剛確診或未使用聽語服務資源之聽損兒;未來將延續此成功經驗,擴展至其他區域,建構更全面的聽損兒家庭之早期療育服務網絡,使得聽損兒都能有學習聽與說的機會,進而發揮他們的天賦。
關鍵字:聽力損失、跨專業團隊、早期療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