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兒童言語失用症使用動態時序和觸覺提示治療的個案報告
Dynamic Temporal and Tactile Cueing for Childhood Apraxia of Speech: A Case Study
沈孟璇
Meng-Hsuan Shen
秀傳醫療財團法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復健科
Dept. of Rehabilitation, Chang Bing Show Chwan Memorial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陳筱萍(2011)適用於國語之學前兒童言語失用症的臨床特徵:1.有子母音庫有限、2.母音錯誤率高、3.不一致構音錯誤、4.維持音位和音節序列有困難、5.嘗試和摸索現象、6.韻律異常、7.輪替速率下降。因為CAS造成溝通困難進而阻礙其社會參與與口語發展,使得語言發展更加遲緩。Strand (2020)使用動態時序和觸覺提示治療可以提升兒童言語失用症兒童在感覺動作計畫和動作程序化的神經處理,使兒童在語音產出上有顯著的進步。本研究目的在於接受DTTC之CAS兒童在口腔動作發展及構音的正確性之有效性為何?
方法:一位有子母音庫有限、嘗試和摸索現象以及維持因為和音節序列有困難等符合CAS特徵的4歲2個月大男童,進行為期八個月一週兩次一次半小時的語言治療,使用動態時序和觸覺提示治療,並且採用國語正音檢核表以及華語兒童口腔動作檢核表(OMAC),檢測此名兒童的口腔動作、構音/音韻治療前與治療後表現。
結果:在國語正音檢核表的測驗中,個案在前測時僅能發出三個子音(ㄅ、ㄇ、ㄋ),子音正確率為3/21,介入八個月後,子音正確率為20/21(ㄓ除外)。在口腔動作檢核表中,個案在前測時在連續口腔動作和口腔輪替動作項目出現構音器官搜索的嘗試錯誤表現,在後測時皆能正確且快速執行口腔動作任務。結果顯示在動態時序和觸覺提示治療下此名兒童言語失用症個案語音準確性顯著提升,溝通中斷的狀況也大幅減少。
討論:使用動態時序和觸覺提示治療策略在此兒童言語失用症的個案上確實有顯著的治療成效,子音庫的大幅增加使得兒童在表達時溝通更順利,減少情緒問題以及增加主動口語的意願。Iuzzini-Seigel et al. (2023)研究顯示使用動態時序和觸覺提示治療後亦建議使用更密集的訓練方式,能在更短時間內帶來更快的進展和持續的效果,有助於兒童在較少的年限內發展出功能性語音。故在治療頻率決策上可作更有效率的選擇。
關鍵字:兒童言語失用症、動態時序和觸覺提示治療(Dynamic Temporal and Tactile Cueing treatment,DT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