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六屆 發展遲緩幼兒的教師使用INREAL分析之效果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effect of the teachers with young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using INREAL analysis
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黃愫芬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本研究係藉由研究者在第五屆論文口頭發表大會後;得到許多早療夥伴的熱烈回饋,除了以往的親子互動外,本研究將焦點放在,引導教師觀看其與特殊兒童互動的 錄影帶,並針對兩者之間互動的模式進行討論與分析(根據INREAL:Inter Reactiv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簡稱INREAL指導方案)。此目的在於協助教師省思,進而使其調整互動模式,並藉由教師再次與特殊兒童互動之模式,來探討 INREAL指導方案對促進及支援台灣特殊兒童發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INREAL指導方案的理論
美國1974年Weiss博士,透過分析錄影帶對特殊兒童和大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引導大人學習對特殊兒童運用正確的互動行為模式,促進學齢前特殊兒童的發 展,而開發出INREAL指導方案。INREAL指導方案是從特殊兒童與他們的照顧者(父母親、教師或訓練師等等)之間的自然語言學習之相關研究中衍生出 來,且強力地支持一個論點:當父母或教師是使用語言來「溝通」,而非刻意使用它來「教導」兒童時,兒童們可以建構他們自己的語言和溝通系統,而且兒童們是 自然而然地學習。大人需要以同理的角度去思索,才能走入兒童的世界(INREAL program Overview, 1978-1998)。另外,由於INREAL指導方案在特殊兒童和大人之間的互動實施已有良好的效果,因而頗為特殊兒童的照顧者(父母親、教師或訓練師 等等)所贊同。因此,竹田博士、里見博士於1979年將INREAL指導方案引進日本,至今已20年,也受到日本學者、研究者、父母親和教師極大的肯定 (日本INREAL研究會,1991)。
(1)INREAL的基本原理
INREAL(INREAL program Overview, 1978-1998)指導方案的四大基本原理「SOUL(Silence,Observation,Understanding,Listening)沉 默,觀察, 解釋,傾聽」,也就是允許兒童擁有自發性的活動,研究者花時間去觀察兒童們正在進行的活動,對每位兒童不同的需求及步調,變得更為敏感,成為更好的傾聽 者。當我們接近一個正在玩耍或是一個首次見面的兒童時,使用以下幾個步驟以避免打斷兒童的遊戲,並順利的進入他們的世界,甚至成為他們的夥伴,共同分享他 們精心的傑作。這個策略可為兒童與大人的有效溝通鋪路。
(2)INREAL指導方案的語言心理學的技法 聲音語言行動
①MIRRORING(兒童行為的完全模仿)
② SELF-TALK(將自己的行為、心情和感覺語言化)
③PAPALLEL TAKE (將感受到的兒童感情與行為語言化)
④ Imitated reflection(兒童語言、聲音的完全模仿)
⑤Restated reflection(將兒童錯誤的部分正確的幫他重覆說出)
⑥Expansion (擴展兒童所說的詞句與內容)
⑦Modeling (以普通會話的方式與兒童交談)
INREAL指導方案是非常有效的,它不僅能幫助兒童去自我檢視,並且
使其能持續確實的表達與溝通。發音形式固然重要,然而它並非凌駕
於溝通表達的效用上。


二、研究方法
研究的進行包括:(1)「教師和兒童互動分析」的研習;(2)教師與特殊兒童互動並攝影;(3) 教師從互動影帶中挑選一分鐘,謄寫一分鐘逐字稿、互動省思; (4)教師與研究者共同觀看一分鐘互動影片,並討論分析與特殊兒童互動模式;(5) 教師根據討論與建議、互動省思,訂出下次互動目標。以上(2)-(5)的流程為一個單元(需時兩個月),共需進行三個單元。資料取得途徑包括:觀察教師與 特殊兒童之互動錄影帶、分析教師與特殊兒童互動模式、訪談及相關文件資料等。

研究參與對象
參與本研究的對象為特殊兒童及其教師共5對。本研究結果報告僅為一位教師與幼稚園大班的輕度智能發展遲緩幼兒(民國87年10月27日生)的互動之呈現。


三、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次拍攝教師與兒童的互動紀錄一分鐘逐字稿【限於篇幅10以後輪流轉換暫略】
地點:台東縣立◎◎國小學前特教班教室;場景:扮家家酒 日期:94/3/11

attachments/200905/7491979771.jpg


分析結果: 兒童告知教師「1.我要喝飲料」,教師回應:「5.你喝什麼ㄜ?」,兒童回答教師「6.飲料」,然而教師說「7.我沒有」。從這短短幾句對話中可得知。其 一、教師沒有適切回應兒童。其二、教師任意轉換話題。其三、教師急著對兒童下指令,動作可以放慢一點,進而觀察兒童的非語言的行動,思考兒童想傳達的意 圖。

教師的感想:藉由和教授與其他夥伴的分析、建議讓我驚訝到,我在與兒童之間溝通,傳達的部分 有太多的不適當,我將話題轉換的這麼快,自以為自己說的話,兒童他們都能懂...等等。以前從理論上學到這麼多教師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卻在這一分鐘深刻感 受到原來一切的基礎都是應該從和兒童最基本的互動上-語言、溝通這裡開始的。
目標:(1) 對兒童說話的速度與動作要慢一些。 (2) 傳達每一次訊息給兒童時一定要等待兒童接收訊息的時間。(3)切勿主導兒童和干涉兒童的選擇。


第二次拍攝教師與兒童的互動紀錄一分鐘逐字稿【限於篇幅10以後輪流轉換暫略】
地點:台東縣立◎◎國小學前特教班教室;場景:扮家家酒 日期:94/4/22

attachments/200905/7641538439.jpg
分析結果: 教師問兒童「1.那魚切好了要放哪裡煮?」,兒童回答:「2.放、4.放裡面」;教師也針對兒童的語言加以澄清:「5.放這裡ㄛ、7.放冰箱裡面嗎?」從 這些對話中可發現教師沒有像上次不斷地再拋問題給兒童,且能給兒童有充分時間回答,最重要的是教師也懂得澄清兒童的語言。但是,當兒童有反應時,試著擴展 兒童的語言(例如:把魚放在冰箱裡面嗎?),以及教師因該多注意聆聽和回應兒童的話。將可以提供一個良好語言示範的機會給兒童。

教師的感想: 第二次的互動中真的感受到自己有明顯的改變,像是當自己在等待兒童,兒童真的會接收到大人要傳達的訊息,我比較學會如何去觀察兒童,但覺得自己還是沒有很 仔細的去看兒童的行動,去分析兒童當時的語言所要表達的意圖,所以都漏掉了很多可以和兒童溝通的機會。雖然在說話量上有進步,不過還有很多的問題依然存 在。
目標: (1)對兒童陳述句子時應具體清楚。(2)要去理解兒童的動作行為並再以語言澄清。(3)當兒童表達語句或詞彙時應給予擴展與延伸幫助兒童學習語言。

第三次拍攝教師與兒童的互動紀錄一分鐘逐字稿【限於篇幅10以後輪流轉換暫略】
地點:台東縣立◎◎國小學前特教班教室;場景:扮家家酒 日期:94/5/13
attachments/200905/6617562785.jpg


分析結果: 發現兒童反應跟主動性有明顯的進步,特別是會主動跟教師交談。但仍需加強下列課題:一、教師切勿嘲笑兒童的動作。二、兒童說不完整的語句,教師應正確的幫 兒童重覆說出(例如:「我炒還是你炒?」;可改成說「你要煎雞腿嗎?還是由老師來煎雞腿?」)。三、當教師堅持要去拿另一個盤子時,兒童似乎有點生氣,所 以把炒菜鍋推開,這可以推論目前兒童的語言能力無法適切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時教師應將感受到的兒童感情與行為語言化,有助兒童學習語言的機會。

老師的感想: 經過逐步的分析影片,我學習到不同於以往理論上的東西,我開始檢討了自己的缺失,看見自己不知道的地方,然後我感受到自己和兒童的進步。最重要的,我能站 在兒童的角度去思考,給兒童自己有選擇的權利。這三次的分析對我個人而言收穫真的很多。我很認同INREAL指導方案,要是能早一點學習INREAL指導 方案該有多好。

目標: (1)當兒童說錯語句或詞彙時,應幫助修正正確的語句與詞彙。(2)在兒童有回應時,應即刻給予回應。


四、結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透過INREAL理論分析教師與特殊兒童的互動模式,對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有明顯良好的改善。INREAL理論強調教師與兒童的共同學 習與分享,都能在最後一次的分析中,看到教師真正融入兒童的世界,且兒童能展現出真正的笑容。INREAL分析透過實際操作來補充理論,總而言之,結合理 論與實務經驗,有助於教師教學策略的改進。


五、參考文獻
1.INREAL program Overview 1978-1998:INREAL 1998。
2.日本INREAL創刊號 (1987)INREAL研究會。
3.黃愫芬(2004)共著,「子どもと話す-心が出会うINREALの会話支援-」大井学、 大井佳子編著,第九章〈会話で比べる台湾の母子と日本の母子〉執筆,日本:ナカニシヤ出版,152~169頁。
4.黃愫芬(2004) 「發展遲緩幼兒的父母親使用INREAL分析之效果」,第五屆全國早療 相關服務發表大會暨國際研討會,第67-72頁。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