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六屆 特殊兒童家長親職壓力之探討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邱華慧* 郭玲吟
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 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


 

一、研究目的與重要性
父母親是兒童在學齡前期與學齡期中最重要且主要的照顧者,許多研究和發展理論都指出,父母親的育兒態度和教養方式對於這個時期孩子的行為和發展,有著關鍵且深遠的影響。在孩子年幼的時候,依賴父母的程度最深,相對地父母也需投入較多的精力來照顧幼兒,常使得父母感到精疲力盡、壓力沈重,這種造成父母親在履行其角色和任務時,受到個人本身人格特質、子女特質、親子互動關係不良,以及家庭及其他情境因素的影響而感受到的壓力統稱為親職壓力(Abidin,1990)。

  在國內外關於親職壓力的研究顯示,親職壓力可以有效地預測和解釋父母的兒童虐待傾向(尹業珍,1994);親職壓力也會影響幼兒社會能力的表現(陳若琳,2002);游淑芬(1993)研究心臟病童和一般兒童母親之親職壓力與兒童的社會能力關係時發現,兩組兒童母親的親職壓力和孩子在校的社會行為有顯著相關,通常親職壓力越大,孩子的利社會行為越少,負向退縮行為越多;Thompson等人(1993)的研究指出,親職壓力越高的父母,他們孩子所表現出的問題行為也越多;Jarvis & Creasey(1991)的研究發現,親職壓力與嬰兒對父母的不安全依附的親子關係有顯著的正相關,會影響孩子在生活上的適應與調適。由以上研究可知,親職壓力對於兒童發展、教養品質與親子關係等,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對於家有特殊兒童的家長而言,親職壓力更是一項需要被關注的重要議題。照顧特殊障礙的孩子,對於兒童的父母來說,無疑是一項長期而艱辛的考驗,往往家中的每位成員都必須作多方面的調整或改變,才能滿足特殊兒裡照顧上的需要,而這些改變往往未曾預告、未經同意就發生了,它們既非父母所做的選擇,亦往往無從預備(Gargiulo,1985)。然而這非志願性的選擇,常常會成為父母終其一生都必須背負的責任。多數父母要花一段時間調適家有特殊兒的事實,也有家長花了極長的時間,仍難以適應。然而,當父母親越能有效調適其親職壓力時,就越有能力幫助自己和孩子。因此,對一個始終致力提升服務品質的特教機構而言,除了滿足兒童的需求外,當然也同時關心家長的需求,所以本研究將嘗試了解機構中身心障礙兒童的父母其親職壓力的高低程度,以及可能影響親職壓力的因素,以作為日後提升服務品質的參考。

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 智能發展中心身心障礙兒童父母之親職壓力高低情形如何?
(二) 父母領域及兒童領域下各因素對上述父母之親職壓力所造成的影響為何?
(三) 不同障礙類別、不同障礙程度兒童,其父母之親職壓力是否有差異?
(四) 兒童年齡、性別、排行、父母教育程度等因素與父母親職壓力間的相關為何?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就學於台中縣某智能發展中心三個服務據點,年齡12歲以下之學童父母為研究對象,符合年齡者共計有95名學童。兒童所具有的身心障礙類別包括有聲語障、聽障、肢障、智障、多重障礙、自閉症、染色體異常、發展遲緩和頑固癲癇等八類。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依Abidin(1990)親職壓力理論所編製的Parenting Stress Index (PSI)做為測量工具。該親職壓力量表具有長式與短式量表,本研究採用的是翁毓秀(2003)所翻譯編製的長式PSI中文譯本。



三、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依據親職壓力量表各分量表、父母和兒童領域及總量表所設定的壓力警戒值來看,在整體量表總分超過高分值的比例為24%。就個別次量表的結果來看,除了「父母健康狀況」一項外,其餘次量表超過高分值的比例都在一成以上。前五項比例最高的次量表依序是「接納性」、「強求性」、「過動/無法專注」、「親職能力」和「適應性」,比例皆達三成以上,而母親來自兒童領域的壓力大於來自父母領域的壓力。

研究者分析不同障礙類別與其父母之親職壓力的差異情形,結果發現除各只有一位的聽障和頑固癲癇類別外,以自閉症父母的壓力得分最高,唯不同障礙類別的兒童其父母的親職壓力情形並無顯著差異存在;分析不同障礙程度兒童之父母的親職壓力則發現「情緒/心情」和「強求性」兩個次量表的得分和兒童的障礙程度達顯著相關;分析性別和父母親職壓力量表得分的關係,結果發現男童的父母感受到較女童父母稍高的壓力;在排行和父母親職壓力量表得分的關係方面,結果呈現排行越前面的孩子,其父母感受越高壓力的情形。

研究者進一步以單變項統計法分析兒童年齡、性別、排行與其父母親職壓力間的相關性,結果並未達顯著相關;以迴歸統計法分析父母親學歷與親職壓力間的相關性,結果亦無顯著相關。


四、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了解某智能發展中心兒童之父母親職壓力高低情形,並進一步探討影響親職壓力的相關因素。經由統計分析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有四分之ㄧ的身心障礙兒童父母親職壓力較高,在內容上以「接納性」、「強求性」、「過動/無法專注」等來自兒童因素的影響比例較高。父母親來
自兒童特性的壓力大於來自父母親特性的壓力。
二、 不同障礙類別的兒童其父母的親職壓力情形並無顯著差異存在,但不同障礙 程度則與親職壓力量表中「情緒/心情」和「強求性」兩個分量表有顯著相關。
三、 在背景因素對親職壓力的影響方面,兒童年齡、性別、排行、父母親學歷等變項與其父母親職壓力間並未發現有顯著性相關。


綜合本研究的結果,針對身心障礙者父母的親職壓力偏高的情形,提供下列建議供作參考:
一、 對於壓力過大的父母,須提供專業心理諮商輔導。
二、 協助父母發展支持網絡,適度尋求親友以及其他社會資源的協助,將有助於獲得更多情緒性支持。
三、 加強親職教育,調整對孩子的合理期待和學習適當的教養知能,有助減輕日常的照顧壓力並降低挫折。
四、 提供較重度障礙兒童之父母喘息服務或家事服務,障礙程度較高者需求父母照顧的程度較高,提供父母適時休息的機會,將減輕其疲累程度,有益其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尹業珍(1994)。施虐父母與非施虐父母之童年經驗、社會支持、親職壓力與虐待兒童傾向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翁毓秀(2003)。親職壓力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心理。
3. 陳若琳(2002)。母親親職壓力與教養品質對幼兒社會能力影響之探討~以台北縣幼兒母親為例。輔仁學誌-法/管理學報之部-,35,51-78。
4. 游淑芬(1993)。母親親職壓力與兒童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一般兒童和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1. Abidin R.R. 〈1990〉. Parenting stress index, 3rd Edition: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2. Gargiulo, R. M.〈1985〉.Working with parents of exceptional children: A guide for professionals. Boston: Houghton Mofflin Company.
3. Jarvis, P. A.& Creasey, G. L.,〈1991〉, Parenting stress, coping, and attachment in families with an 18-month-old infant,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14, pp.383-395.
4. Thompson, R.J., Merritt, K. A., Keith, B.R., Bennett, L.& Johndrow, D.A.〈1993〉. The role of maternal stress and family functioning in maternal distress and mother-reported and child-reporte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f nonreferred children,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22 ,pp.78-84.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