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五屆 學前相關專業團隊採跨專業合作模式之經驗分享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itle: The experience of transdisciplinary model at preschool stage.
姓名:陳明德 Ming-Der, Chen
所屬單位:行政院衛生署玉里醫院職能治療科暨兒童青少年發展中心、花蓮師範學院身心障礙與輔助科技研究所
Occupational therapy department & Children and youth developmental center, Yu-Li hospital, Department of Health. Graduate institute of the disabled and assistive technology, National Hualien Teachers College
學前相關專業團隊採跨專業合作模式之經驗分享    陳明德


 

目的:
研究顯示國內特教相關專業團隊合作模式以多專業、專業間合作模式為主,鮮見較佳的跨專業模式;且多為直接治療。今以一學前特殊需求幼童之服務經驗,提出由多專業轉變至跨專業合作模式,若干作法之建議。


內容:
個案資料:
個案就讀花蓮玉里鎮幼稚園大班,問題為注意力持續度欠佳、干擾上課行為(如四處走動);人際關係欠佳(如同學不喜歡和他同組);動作協調能力欠佳(如運動時,多需口語及肢體協助)。

多專業合作模式:
職能治療師為兼任人員,每月到校服務乙次時,多將個案抽離進行較差能力訓練,並將情形和建議告知導師。簡言之,提供個案直接治療,少與導師和家長討論。IEP亦僅於書面型式,非開會以凝聚共識。

跨專業合作模式:
經修正後,職能治療師會先與巡迴資源教師協調皆可到校時段,以和導師討論。IEP擬定時,邀請母親共同討論可融入課程及家庭之建議。如:請個案協助班級事務,增進同儕互動;安陪母親陪讀時間,增進認知及表達。一個半月後,檢討並修訂之。換言之,以提供間接諮詢服務為主,將建議融入生活和學習中。

實務作法之建議:
1. 心態調整:與特教老師和家長協調皆可到校時間。與其每月半小時的直接治療,不如討論確實可行的策略。
2. 合作關係建立:用e-mail將建議內容寄給導師、特教老師,並轉交家長。平時用e-mail或電話以即時溝通及增進合作關係,且勿忽略相互肯定與支持。
3. 服務內容:放下直接治療模式,改採間接諮詢服務為主,視導師、特教老師及家長為主要服務對象。重點不在於治療師半小時的訓練活動,而是思考如何讓導師和家長擔任有效的主要服務提供者。
4. 因應困境:經間接服務仍無法解決問題(如過動),可建議帶至醫院接受密集式直接治療。因家長亦為團隊成員,故對醫療服務之必要性會較認同。


結論:
跨專業團隊合作,關鍵乃心態之調整。跳脫直接治療,將教師和家長視為團隊成員,以討論出可行策略。並定期檢討及互相支持,以延續相關專業人員服務成效。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