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七屆 語言發展遲緩兒童詞彙能力探討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Pilot study of the vocabulary ability of language delay cases
姓  名:李家汎、鄒國蘇、翁菁菁
所屬單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早期療育發展評估中心
聯絡電話:02-27680802 0937431840
E-MAIL:addrice_lee@yahoo.com
(一)請填選您的論文最適合的發表方式:□口頭發表 ■海報發表 □口頭與海報
(二)您的大作屬於五大類的哪一類:■台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系統﹝含通報、評估、轉介及個案管理﹞
語言發展遲緩兒童詞彙能力探討
李家汎、鄒國蘇、翁菁菁


 

研究背景與目的
根據內政部統計,發展遲緩兒童通報人數有逐年成長的趨勢,94年度較93年增加3.4%。這些遲緩兒中有相當大部分同時具有語言障礙的問題。隨著語障人口的增加,如何能做出精確的評估,並且協助家長進一步瞭解兒童的語言問題,則是我們目前所要積極探討的部分。

詞彙是語言能力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的根本。過去的研究指出大部分的兒童從一歲到三歲會以驚人的速度增加其詞彙量(Anglin,1993)。從5-7個月大開始獲得詞彙,在10-14個月大時,兒童說出他們的第一個字(Fenson et al.,1994),在16-19個月大約會表達50個字。之後進入詞彙的爆發期,詞彙將迅速的增加(Benedict,1979;Goldfield & Reznick,1990)。隨著年齡持續增長,最後得以類化使用在日常生活中(Baumann & Kameenui,1991)組合成句子完整表達出來。

但對於部分的兒童,學習詞彙的過程確是備極艱辛(Hargrave & Senechal, 2000)。這些兒童可能受到:1.語言能力缺失2.兒童的記憶能力不佳,或是3.沒有建立良好的詞彙學習策略 (Griswold, Gelzheiser, and Shepherd, 1987)等因素影響,因此在詞彙的學習和運用上出現了困難(Griswold, Gelzheiser, and Shepherd, 1987)。他們不記得或不能力解所學習過或聽過的詞彙,也無法正確表達詞彙,造成日後在閱讀能力與學業成就的受限(Bowey,1995)。

過去許多研究已經開始探討兒童的詞彙能力,研究者設計不同的施測方式來瞭解個案的詞彙能力。

本研究採生活中兒童經常接觸的圖片施側。讓正常組、語言障礙組兒童進行命名,以瞭解兩組兒童的詞彙量發展,由實驗結果中推測影響正確命名的因素。並且分析兩組兒童命名錯誤的種類,瞭解兒童的語言能力。另外還將請家長填寫詞彙檢核表,以得到更精確的評估結果,進而可以詳盡的擬定日後療育的目標。


研究方法
受試者:
受試對象為24位4-6歲(平均年齡:4歲8月)的兒童,其中包括正常組12位,語言障礙組12位。正常組須通過以下兩個語言測驗,1. 學齡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2. 畢寶德圖畫詞彙測驗;而語言障礙組兒童,須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早療評估中心醫師診斷為語言發展遲緩,且學齡前兒童語言障礙量表測驗結果低於常模兩個標準差以下,畢寶德圖畫詞彙測驗結果低於百分等級20。

研究過程:
實驗過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份:請受試者於安靜的環境下,接受治療師一對一的測驗。包括上述兩種語言能力測驗,以及自訂的詞彙命名測驗。詞彙命名測驗在於請受試者命名40張黑白線條組成的圖卡(包括20個名詞與20個動詞),治療師會將施測過程加以錄音,以便日後分析結果使用。第二部分:請家長填寫詞彙檢核表,表中包括個案基本資料以及詞彙測驗中40個詞彙,請家長勾選所其知道孩子會使用的詞彙。

之後將分析受測者的命名結果。以瞭解個案的語言能力、年齡,詞彙的詞性等因素對於受測者命名的影響。另外也分析個案詞彙命名錯誤的類型,以便日後為個案設計合宜的詞彙學習策略。

最後加入家長填寫的檢核表結果進行分析,協助了解個案在家中的表現,排除個案是由於不熟悉施策者或是施策環境等影響因素。並且藉由此檢核表可以得知父母對於兒童詞彙能力的認識,作為未來討論、建立個案治療策略的基礎。



結果
完成測驗的兒童有24位。實驗結果顯示,語言能力是影響兩組兒童詞彙命名正確最主要的因素。研究結果顯示,語障兒童可以正確命名的詞彙量顯著少於正常組兒童(p<0.05)。在兩組內命名結果則同時受到:受試者年齡與測驗詞彙的詞性,兩個因素影響。兩組內年齡較大(年齡5-6歲)的兒童均具有較多的詞彙,但是未達顯著差異。而且兩組兒童在名詞命名的正確率均較動詞為高,在語障組中呈現了顯著差異(p<0.05)。

除了瞭解影響詞彙命名的因素外,本研究也分析兩組兒童在命名詞彙時所出現的錯誤。研究者將詞彙命名錯誤分成五個類型: 1.語意錯誤、2.語音錯誤、3.解釋圖片意義、4.表示 "不知道"、5.沒有反應。研究結果顯示,正常組兒童呈現語意錯誤和解釋圖片意義為最多,表達"不知道"次之,"沒反應"較少,而出現語音錯誤最少。在語障組兒童中以呈現語意錯誤最多,表示不知道次之,解釋圖片意義、沒有反應較少,而語音錯誤出現的最少。

在檢核表的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兒童的父母對於自己子女的詞彙能力均相當理解,呈現正相關。但是語障組有部分家長出現高估兒童命名能力的情況,推測可能由於1.兒童無法類化部份所學習的詞彙、2.兒童可以理解詞彙的概念,但是無法正確命名詞彙。


結論
本篇研究雖然只是試驗性的研究,在為數較少的受測者中分析兒童的詞彙量和語言能力的關係。但從中我們還是可以藉由分析影響兒童命名的因素以及家長的詞彙檢核表,來了解兒童詞彙能力。而且藉由瞭解正常兒童的詞彙錯誤,可以推測其詞彙發展和過程。進一步比較同年齡語言障礙的兒童,可以協助擬定合適的詞彙學習策略,促使語言障礙兒童學習詞彙並且進而提升其語言能力。

Vygotsky(1962)指出,人是可以經由成人幫助與同儕間之合作學習進步。若能早期瞭解兒童詞彙命名的錯誤,給予協助建立正確的詞彙學習策略。並且增加兒童接收和使用新詞彙的機會,對於提升語言障礙兒童的詞彙能力,應該會有很大的助益。在「早期療育的概念」下,藉由完整評估為基礎,協助這些兒童獲得詞彙提升語言能力,是本研究以及未來相關研究的長期目標。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