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楊千瑩、曾美惠 台灣大學職能治療系
研究背景及目的 感覺處理是指大腦接收和解釋感覺訊息的能力,包含對感覺刺激的接收、調節、整合、組織和行為反應 (Miller & Lane , 2000)。此過程是學習、知覺和動作的基礎,嬰幼兒從他們的感覺系統獲得外在世界的訊息,當感覺處理過程如預期的發生,嬰幼兒便可學習。但若他們的感覺處理功能出現問題,可能會負向的影響未來的氣質、行為、情緒、社交、動作和認知的發展和功能 (Ahn et al, 2004)。 了解嬰幼兒早期感覺處理的發展,以及感覺處理功能失調對行為的影響,有助於照顧者或專業人員及早發現孩童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現的感覺處理障礙,協助治療師設定適當的且可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執行的早期介入計劃。 國外目前僅有少數感覺處理評量工具適用於0到3歲嬰幼兒,且大都僅評量部分感覺系統或感覺面向之問題。此外,這些評量工具皆有心理計量特性驗證不足的問題。台灣目前則尚無本土化且標準化的評量工具,臨床上治療師評量感覺處理問題,多憑臨床觀察來主觀判斷,或使用自行翻譯的美國篩檢評估工具,或自擬的感覺史來評估個案。 Dunn(1997)以神經系統閾值與行為反應兩條連續線的關係,即一個軸向為神經系統閾值的高低,另一軸向為與神經系統閾值高低一致或抗衡的行為模式,再加上感覺處理量表(the Sensory Profile)的研究經驗(Dunn, 1994; Dunn & Westman, 1997; Dunn & Brown, 1997),架構四個象限的感覺處理模式。閾值較低的個體僅需較少的感覺刺激,且有較迅速的反應(過度敏感);相對的,閾值較高的個體需要較大量的刺激,且容易遺漏感覺線索(過度抑制)。此四個向度分別為:(1)低登錄量(2)感覺尋求(3)感覺敏感(4)感覺逃避 (Brown & Dunn, 2002)。 嬰幼兒感覺史量表(Infant/toddler sensory profile) (Dunn, 2002)是依據Dunn(1997)提出之感覺處理模式所發展,可評量0-3歲嬰幼兒各感覺系統及整體感覺處理問題。主要可評量嬰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真實情境下對感覺刺激的反應。此量表由照護者依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真實情境下對感覺刺激的行為反應的頻率-總是、經常、有時、很少、從不來填答。分為0-6個月及7-36個月兩個版本:0-6個月問卷包括5個分量表:一般知覺、聽覺、視覺、觸覺及前庭覺處理,共36個項目;7-36個月問卷則包括5個分量表:一般知覺、聽覺、視覺、觸覺、前庭覺及口腔感覺處理,共48個項目。量表題目分別歸類於此四大象限,且問卷內容都是家長所熟悉的孩童日常生活活動,為一簡易施測、計分、解釋之量表。 本研究目的為編譯、修訂「嬰幼兒感覺史量表」,並建立中文版本初步心理計量特性,以發展一套篩檢0-3歲嬰幼兒感覺處理障礙之簡便、實用且具信度之本土化量表。 研究方法 本研究乃由四位熟悉英文與Dunn感覺處理模式的專家,組成翻譯小組,分別對0-6個月及7-36個月版本的量表進行中譯,並依據文化差異作修訂。之後,由另一位熟悉中、英文,但對原版量表毫無概念的雙語學者,譯回英文。翻譯小組再比對回譯之英文與原版英文之差異,並依此修正中譯版,此過程重複數次,以消除原版與回譯之英文間的差異,並使中譯本不僅符合原版內容,也合乎本土文化特質。 常模樣本主要取樣自台大醫院健兒門診、大台北地區四間托兒所之0-36個月典型發展的嬰幼兒。再測信度樣本為60名7-36個月典型發展及發展障礙嬰幼兒,其中包含取自常模的32位典型發展嬰幼兒,以及取樣自台北地區各大醫院復健科門診共28名經小兒科、心智科或復健科醫師診斷為發展遲緩等各障礙族群的幼兒。再測間隔三星期。建構效度則以驗證性因素分析檢驗原版嬰幼兒感覺史量表的四因素模式是否適用於台灣孩童。 結果 有173名0-6個月典型發展的嬰兒(平均年齡3.6個月,標準差1.76,97名男孩,76名女孩),645名7-36個月典型發展的嬰幼兒(平均年齡22.92個月,標準差7.89,352名男孩、293名女孩),以及28名發展障礙幼兒(20名發展遲緩、6名早產、1名自閉症及1名唐氏症嬰幼兒,平均年齡26.37個月,標準差7.42)參與此研究。 0-6個月的中文版嬰幼兒感覺史量表具備可接受至好的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62 -.75);7-36個月版則具備可接受的內在一致性(Cronbach's α=.66-.69)。7-36個月中文版嬰幼兒感覺史量表總分具備良好的再測信度(ICC=.90);分測驗及因素分數亦有可接受至好的再測信度(ICC=.64-.87)。驗證性因素分析目前僅完成7-36個月的版本,結果大致支持原本的四因素模式( RMSEA = 0.038-0.045, CFI =0.98-0.99, GFI=0.98),唯「感覺敏感」因素較不符合原因素模式(見表一)。 結論 研究結果顯示,中文版嬰幼兒感覺史量表之7-36個月版具有可接受的信效度基礎,可適用於評量7個月至3歲台灣嬰幼兒的感覺處理功能。未來仍需探討0-6個月版之再測信度及其效度之驗證,以確認其應用在台灣6個月以下嬰兒之適用性。 attachments/200905/0509067205.jpg 參考書目 Ahn, R. R., Miller, L. J., Milberger, S., & McIntosh, D. N. (2004). Prevalence of parents' perceptions of sensory processing disorders among kindergarten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58, 287-293. Dunn, W. (1994). Performance of typical children on the Sensory Profile: an item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48, 967-974. Dunn, W. (1999). The Sensory Profile: Examiner's manual. San Antonio, TX: 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 Dunn, W. (2002). The Infant/Toddler Sensory Profile: Examiner's manual. San Antonio, TX: 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 Dunn, W. (1997a). The impact of sensory processing abilities on the daily lives of young children and families: A conceptual model.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9(4), 23-25. Dunn, W., & Bennett, D. (2002). Patterns of sensory processing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Occupational Therapy Journal of Research, 22, 1, 4-15. Dunn, E., & Brown, C. (1997). Factor analysis on the Sensory Profile from a national sample of children without disabili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51, 490-495. Occupational Therapy, 56, 97-102. Dunn, W., & Westman, K. (1997). The Sensory Profile: the performance of anational sample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disabili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51, 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