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Pilot study of the perenting promoting supporting program for families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children 陳蓁蓁、蕭珮如、陳汝珍、劉士伶 Chen-Chen Chen1, Pei-Ju Hsiao1, Ju-Chen Chen, Shin-Lin Liu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附設彰化縣私立家扶發展學園 Changhua County Child Development Center, Taiwan Fund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研究背景與目的隨著推動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在國內較正式推動逾十年之後,若能對父母可能面臨的困擾問題,以及相關的社會支持確切地掌握,將有助於瞭解實際需求(許晉禕,2000),進而提供具體而有效率服務,掌握個案資料、提供服務資訊,促進個案與機構間結合,以整合方式提供適當性、一致性、可近性與可及性服務給孩子。早期療育工作不能只是以發展遲緩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而必須考量到整個家庭的狀況及需求,提供家庭在地化多元且持續之家庭服務(劉芷瑩,2006)。學園於九十七年十月到九十八年五月份,以所申請之王詹樣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補助之「身心障礙機構早期療育專業服務成效提升」補助款提供到宅親職示範服務,期望透過此外展服務滿足特殊需求家庭之各項需求並作為未來提供早期療育家庭服務的策略。 研究方法 本研究從各個家庭的服務記錄與社工的追蹤紀錄脈絡中進行家庭接受服務的內容分析;同時,以個別訪談、焦點團體方式與家長、教保員、社工員、護理師討論方案服務成效。 研究發現 到宅親職服務的六個家庭中,家庭型態有隔代教養家庭、分居型三代同住家庭、新住民配偶家庭、精神疾患之三代同住家庭四種型態,依據社工到家訪視與家長會談後擬定家庭需求評量之服務項目包括:遲緩兒童之轉銜協助、遲緩兒童居家生活、用餐自理訓練、家庭長輩之健康改善關懷、遲緩兒童能持續接受療育課程、獲得生活物資捐助、家務整理需求、走出戶外、改正遲緩兒童咬指甲習慣、遲緩兒童家長酗酒、失業協助以及經濟補助。 在經過家庭指導員每週到家關懷服務後,提供的協助項目包括:建立支持關係、提供資訊、就醫陪同、生活優先事件討論、提供生活物資、交通協助、聆聽同理、飲食調理、簡易居家復健、教具教材示範、轉介社福服務、代間溝通、偏食衛教提供、營養攝取資訊提供、規劃進食計畫、飲食紀錄討論、親職教育時間規劃、糖尿病、婦科疾病、口腔疾病、失眠衛教、健康關懷、心理建設、戶外散步陪同、獎勵卡製作、親子活動陪同、繪本、布偶提供、語言學習機提供、卡債、房貸、健保費分期清償討論、就業求職陪同、轉銜資訊提供、配偶過世悲傷陪伴,家庭狀況經由社工評估後提供多種經濟補助。 接受過到宅親職示範指導服務家庭的家長表示,有家庭指導員到家以後,很多原本悶在心底的心事有人可以談,心情好很多!事情有人可以商量,比較不會像以前一樣常常在擔心!怎麼教孩子有老師會幫忙;老師幫忙注意孩子的飲食情形之後長高了!另外,有家長說老師會關心找工作的情形,找到工作,生活也正常多了!有臨時狀況時,老師會幫忙開車載去看醫師、買東西、參加活動!婚姻最低潮的時候有老師陪著聊聊,雖然最後是協議離婚了,不過也決定把孩子留在自己身旁照顧。 結論 到宅親職示範指導服務方案強調以家庭為中心,利用家庭的優勢來滿足個案家庭的需求,積極性家庭維繫服務以家庭為中心,也是學園扶持弱勢家庭的理念,讓家長感受到支持與關心,降低家庭親職壓力,藉由外展服務結合社會資源網絡,在社工專業及家庭指導員的陪伴過程中,讓家庭成員與遲緩兒童可以轉個彎,看到希望,重新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