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屆 署立草屯療養院兒童發展暨早期療育中心模式概況初探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Evaluation of the early intervention model in developmental delayed children – Example of Early Intervention Ceter in Children Development, Tsaotun Psychiatric Center, Department of Health
黃君代12、邵文娟1、向時賢1、許維堅1、陳宏1、張介信1*
Jyun-Dia Huang, Wen-Chuan Shao, Shieh-Hsien Hsiang , Wei-Jian Hsu, Hong Chen Jie-Sin  Jhang ,1
行政院衛生署草屯療養院護理長2中臺科大護理研究所研究生、1護理科主任、1心理師、1主治醫師、1院長、1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1
 Tsaotun Psychiatric Center  2 Centr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Nursing


 

研究背景與目的:
本院兒童發展暨早期療育中心,為南投縣地區具完整兒童精神醫學及心理、職能、護理、語言、社會工作之專業知識與技能之早期療育專業團隊,以發展遲緩、自閉症之各類障礙0 - 6歲兒童為主要之醫療服務對象,採個案管理服務模式提供兒童發展評估及療育之服務。本研究目的為瞭解署立草屯療養院兒童發展暨早期療育中心7年間收案學齡前發展遲緩兒童之屬性及服務內容之分佈情形,以做為研擬及評價療育計劃之依據。


方 法:以回溯性檔案分析研究方法,以本院大同資訊系統所建立的研究樣本基本資料中,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止,第一次入住兒童日間病房之個案為研究樣本來源,其資料完整者共計有104案,依標準化中國兒童發展量表(Chinese  Children Development Inventory, CCDI)為入住早期療育中心之評估工具。


結 果:就研究樣本基本資料顯示,住院當時年齡(0~5歲)-以3歲居多〈44名,佔41%〉,3歲以上佔36 %,0-2歲者最少〈17名,佔17%〉,顯示早期療育介入時間略遲;性別部分,男生佔73﹪,女生佔27﹪;總平均住院天數為6個月9天;居住地以草屯鎮最多〈佔 46%〉,次為南投市22 %、再次為彰化縣芬園鄉13 %,符合地域性客源分布。轉介來源以家長自行求診居最多60﹪,早期療育中心及其他醫院機構次之;臨床上因孩童屆齡且家長亦相當重視學前教育,故出院轉銜至幼教學校就讀比率有增加,出院原因中以轉銜讀幼稚園居多佔45﹪。另以DSM-IV為診斷依據分別以『發展遲緩』相關診斷居最高有 38位,次為『自閉症』32位,再次為『語言發展障礙』15位。藉由兒童發展量表(CCDI)進行初篩,發現研究對象其 CCDI之心智發展八項評估,落後同齡兒童70%以下項目者,以『溝通表達』項落後居最高,次為『概念理解』,再次為『人際社會』之發展,臨床上語言治療具有相當高的需求性;透過早期療育團隊針對研究對象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規劃每日療育課程,以親子團體教學、個別治療、主要照顧者支持性團體之療育方式介入,並發展親子橋聯絡簿將療育技巧轉銜至家裡,在生活化的能有更多元的情境運用學習,增加其練習的機會來增進兒童心智及生理發展。本中心療育模式是採親子共同參與協助方式家屬常因時間、人力問題中斷療育,另部分個案是屬隔代教養或新住民家屬、溝通問題、住院療育時間短等均會對成效有所影響。


結 論: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篩檢及黃金治療時間介入,尚需努力推廣!本中心團隊針對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規劃每日療育課程,以親子團體教學、個別治療、主要照顧者支持性團體之療育方式介入,臨床發現學習成效會因診斷類別、參與療育時間、主要照顧者之療育認知概念與行為效能、及孩童之生理健康狀況受影響。故實務上介入建議可採小團體或個別性的療育課程方式,目前本中心藉由家庭中心模式(family centered model)概念,發展親子橋聯絡簿以家庭作業方式將孩童個別療育需求技巧,延伸到家庭生活中使個案能有更多元的情境運用學習,期使增進主要照顧者自我效能同時也間接提升孩童學習效果。未來如何以個管模式針對孩童個別療育需求,提供治療、教育、諮詢、轉介、安置與居家、社區轉銜追蹤等服務並進行評價其成效為日後療育計劃之重要方向! 關鍵詞:發展遲緩、早期療育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