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十屆 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教育期望及家長參與之研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Expectation and Parent Participation of the  Caregiver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李雅靜1*、李羿炘 2、陳雅惠 3  Ya-ching Li1, Yi-Hsin Lee2, Ya-Hui Chen3
1南投縣南光國民小學、2臺中縣外埔國民小學、3臺中市北屯國民小學
1 Nan-Gwang Elementary School of Nantou County,  2 Waipu Elementary School of Taichung Country, 3 Bei Tun Elementary School of Taichung C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家長參與的重要性及日漸受到重視,每位家長在參與子女療育的背後是對孩子的期待。本研究希望探討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與子女互動的過程中,所呈現對子女教育的需求與期待,以瞭解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家長參與的歷程。


方法: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法,以立意取樣的方式,藉由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深入瞭解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如何透過參與子女學習的過程以滿足對子女教育的期待。研究者在訪談之前,藉由平日與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互動的實務經驗,透過文獻探討,歸納出訪談大綱。

結果:研究者透過南投縣早期療育社工的介紹,訪談兩位就讀於南投縣公立幼稚園大班的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 。訪談對象A為阿嬤,55歲,大樓清潔工;訪談對象B為母親,42歲,餐廳服務生,各訪談二次,每次約一半個小時,並在每次訪談結束後做逐字稿整理,以編碼的方式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與發展遲緩兒童互動方面:「教養內容」包括,指導回家作業、加強注音符號及算術、不當行為的糾正;「教養方式」兒童鑑定前後有差異,以鼓勵及讚美的方式取代之前的責罵;「教養困境」包括,教養技巧不足、工作繁忙、在家沒人指導孩子、孩子學的太慢。

二、發展遲緩兒童教育期望方面:「教育期望」則希望能趕上同儕的進度、能獨立完成老師交代的作業;「教育需求」則希望老師能對孩子多一點包容及個別指導並把功課簡化、有課後安親班。「家長參與」方面,很少參與學校及家庭的學習活動。

三、親師互動方面:信賴及儘可能配合老師,在「 親師互動困境」則擔心老師提到孩子負面的問題、時間沒辦法配合而心虛、教師專業的權威;「親師困境的因應」隨時告知孩子的問題、體諒教師工作的辛苦、孩子的學習不能強求。

四、影響照顧者對發遲緩兒童教育期望的因素:過去教養經驗、學校課程壓力、家人對孩子的期待。

五、影響照顧者參與子女學習活動的因素:家人支持度、經濟壓力、工作繁忙、教養經驗。

六、影響照顧者親師互動的因素:時間因素、教師態度。


結論:兩位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對孩子教育的期望仍以孩子學習為主,且多關注於升小一學業上的能力,但照顧者因工作、經濟壓力,且家庭支持系統薄弱,心有餘而力不足,變得更信任及依賴老師的專業。

關鍵字   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教育期望、家長參與、親師互動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