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Exploration of Collaboration Model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arly Intervention institution *高家斌1、陳莉琳1、陳彥伶1、施美英2 Chia-Pin Kao1 , Li-Lin Chen1 , Yan-Ling Chen1 , Mei-Ying Shih2 1南台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 , 2瑞復益智中心安南早療分部 1Department of Child Care,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 2Early Intervention, St. Raphael Opportunity Center
研究背景與目的:早療服務機構常面臨人力資源短缺的現象,大學課程則偏重理論知識無法提供實務環境所需要的技能與經驗。在資源合作的概念下,本研究針對大學和早療服務機構的合作過程進行探究,期能瞭解兩者如何充分利用人力與環境資源進行合作,進而提升早期療育服務系統的成效,以達到雙贏的局面。 方法: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希望能夠解決早療機構資源不足的問題,以提升早療服務成效。在規劃初期即與早療機構人員開會討論機構所面臨的資源短缺問題,並透過文獻探討將跨組織的資源合作模式應用於早療服務系統的運作過程中,以提供早療機構充足的人力資源,也讓幼保系學生能在早療服務環境中,累積實務經驗,強化專業知能。 結果:研究者邀集早療機構主管、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特教老師、社工師組成專業團隊。透過定期開會討論,依據早療服務機構的兒童特性以及南台科技大學幼保系學生的能力特質,設計了「早療服務團體觀察記錄表」-由學生經由一學期的照顧與陪伴過程中,根據六大領域記錄早療幼童的學習與行為發展情形。「團體活動教案表」-依據觀察記錄表的分析結果設計適合早療幼童的活動教案,包括:Happy Go發緩兒童暨手足歡樂活動、融合你我他-早療社區關懷、發展遲緩兒童關懷服務等活動。「志願服務日誌」-讓學生在參與志願服務之後,記錄自我的反思歷程,幫助學生透過自我檢視,獲得成長。另外,組織「南台早療志工服務隊」,其主要工作是針對早療幼兒班八位幼童為觀察對象,透過陪伴與照顧來撰寫觀察記錄表,並依據觀察結果設計適合早療幼童的活動教案以實際進行教學,待活動結束後請每位志願服務學生撰寫志願服務日誌。一年來的合作成果包括:南台早療志工服務隊計有142位學生參與早療機構的服務,共計進行了超過1500小時的志願服務時數。另外,也支援早療幼兒班進行社區適應課程、聖誕節活動、幼兒宿營活動、新住民家長團體座談會等活動。為早療服務機構提供了重要人力支持,也奠定了日後合作的基礎。 結論: 結果顯示,兩個機構的合作模式不僅增加南台科大學生在早療服務的實務經驗,也為早療幼兒提供了豐富及多元的學習機會,讓家長對於早療機構的教學更加滿意,有效提升早療服務系統成效。 關鍵字:早期療育、志工服務、資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