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Cognitive Profiles of two different childhood disorders 謝馥蔓1、侯育銘1、吳進欽2、江思穎1、張閔翔1、李宛玲1 Fu-Mann Hsieh1, Yu-Ming Hou1, Chin-Chin Wu2, Szu-Ying Chiang1, Min-Hsiang Chang1, Wan-Ling Lee1
1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精神科、2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 1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簡稱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和自閉性疾患,簡稱自閉症(Autistic Disorder),在兒童精神科門診中,是相當常見的兒童期疾患,而且兩種疾患的患者,症狀幾乎都持續到成人期。探究這兩類患者認知能力的表現,瞭解優弱勢,作為教育訓練方向的參考,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然而,過去學界的研究主要是探究學齡期兒童智力測驗的表現,很少有研究探究學齡前兒童智力測驗。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探究學齡前過動症與自閉症疾患認知能力的表現,比較兩種疾患間的差異,作為早期療育及協助診斷的參考。 方法:透過病歷回顧的方式,檢視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的兒童精神科門診患者,經過資深兒童精神專科醫師依據DSM或ICD系統,診斷為過動症與自閉症的兒童,生理年齡為三到六歲。比較26位過動症與22位自閉症兒童在魏氏幼兒智力測驗(WPPSI-R)和學齡前兒童行為調查量表(CCDI)的表現。比較的項目為:1、語文量表分測驗;2、操作量表分測驗;3、CCDI的八個發展項目。 結果: 以SPSS進行雙因子混合設計分析,組間為診斷類別,組內為測量指標。結果發現在WPPSI-R的表現,語文分量表交互作用未達顯著、操作分量表交互作用也未達顯著,顯示過動症與自閉症兒童在標準化智力測驗的認知表現型態近似。CCDI部分,結果發現交互作用達到顯著,顯示過動症與自閉症兒童在家長填寫的自填量表的認知能力表現型態不同;事後檢定分析結果發現,人際社會及身邊處理兩項能力,自閉症兒童顯著落後於過動症兒童,尤其是人際能力的表現。 結論:自閉症兒童的人際社會表現是相對弱勢的能力,而且顯著落後於過動症兒童,這結果和DSM的診斷準則,自閉症患者主要的障礙為溝通缺陷是一致的,顯示促進自閉症患者人際社會能力是重要的訓練方向。此外,人際社會指標可以作為協助診斷的參考。 關鍵字: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性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