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六屆 個案報告:應用關係取向發展模式(DIR)治療於低功能自閉症幼兒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個案報告:應用關係取向發展模式(DIR)治療於低功能自閉症幼兒

A Case Report : A Treatmen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al Individual-difference, Relationship-based Model for A Preschool Child with Low Function Autism

陳品秀1*

Pin-Hsiu Chen1*

1奇美醫療財團法人佳里奇美醫院復健科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Chiali Chi-Mei Hospital, Tainan


 

研究背景與目的:低功能自閉幼兒會出現共同注意力不佳、溝通循環較弱的狀況,此特質可能影響幼兒對各領域早療的學習成效以及降低親子間親密互動品質。本文報告應用關係取向發展模式(developmental individual-difference, relationship-based model,簡稱DIR)治療於一位低功能自閉症幼兒,目的為促進共同注意力與溝通循環,呈現其治療過程並探討療效。

方法:本文為個案報告。個案為確診自閉症並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就讀早療機構日托班,轉介DIR治療時生理年齡為52個月,使用Bayley-III評估當時認知發展為15個月,轉換智商分數約29,克氏行為量表(Clancy Behavior Scales)=20/28分,修正的幼兒自閉症檢查表(M-CHAT)=12分(包括關鍵題4分),與人連結、溝通及思考的基礎能力尚未到達第一階段(約在0-3個月),無法對於感覺經驗有穩定的興趣和有目標的回應。個案接受為期18個月的DIR治療,治療時間30-60分鐘,一週一次,治療師為一位臨床心理師,家長為協同治療者。治療過程會透過衛教單、直接示範、影片以及書籍教導家長DIR治療方式,訓練家長調整居家互動模式,治療過程包括模仿個案行為並賦予口語意義、製造阻礙、透過不同感官內容來吸引注意等。

結果:經DIR治療9個月後,克氏行為量表=12/28分,修正的幼兒自閉症檢查表=11分(包括關鍵題3分),與人連結、溝通及思考的基礎能力約在第二階段(約在2-5個月),案母報告親密關係提升;經DIR治療18個月後,克氏行為量表=13/28分,修正的幼兒自閉症檢查表=6分(包括關鍵題2分),與人連結、溝通及思考的基礎能力仍在第二階段(約在2-5個月),案母報告個案眼神接觸、對環境的興趣、參與能力提升,在其他早療單位的注意力與模仿行為增加。

結論:低功能自閉症幼兒經由DIR模式治療後,個案在注意力、眼神接觸、呼名反應、對環境的興趣、參與能力以及模仿行為進步,與家人的親密互動亦增加。然而,介入18個月後,個案仍較少自發性引發有變化性的活動來與大人互動,亦較少透過模仿發聲或說話促使互動延續,建議未來研究可比較與其他療法之差異並進行長期追蹤。

 

關鍵字:低功能自閉症、關係取向發展模式(DIR)、地板時間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