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應用動物輔助治療於自閉症兒童的溝通療育
Applied Animal-assisted Therapy to Autistic Children Communicate Intervention
陳姵君1*、翁士恆2
Pei-Jyun Chen1*, Shyh-Heng Wong2
1,2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1,2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背景與目的:在現今變遷快速的時代,人們經常處於高壓及人際關係疏離的生活環境當中。在這樣的環境下,動物在人類的生活中顯得更加重要,因牠們能提供支持、陪伴以及被照顧的機會,這些生命之間的互動交流恰好能緩解人們的壓力、能鬆動疏離僵化的人際模式。現今以動物做支持性的治療開始於美國,在實際的科學應用上已有令人驚訝的成果,也漸漸在各種不同的領域開始受到重視。目前國內的相關研究中顯示,動物輔助治療大多應用於老人安養的陪伴、身心障礙者的復健或是特殊兒童的輔助性治療。在其他種類病患,例如:情緒障礙、安寧病患、學習障礙或行為偏差學生、目睹家暴兒童、受性侵少女等的運用上則並不多見。在特殊兒童方面,已有許多文獻證實自閉症患者與動物有特殊的互動關係。其中最著名的美國自閉症畜牧科學博士天寶‧葛蘭汀曾在書中及演講中皆提及自閉症的視覺思考模式與動物的思考模式相當接近,同時有許多自閉症患者與動物的親密互動案例,例如:《馬背上的男孩》、《告別亨利》等真實故事;亦有心理學專家Dr. Boris Levinson(1972)首次將動物結合心理治療,發現有溝通困難的個案竟主動與動物說話。本文將進一步了解自閉症兒童與動物互動的經過,並以客體關係理論分析動物介入的角色以及對自閉症兒童的影響。
方法:由兩位心理諮商所研究生(研究者)帶領一隻受過專業訓練之療癒犬,以每週固定一小時的時間與一名五歲的自閉症兒童進行動物輔助活動(AAA),並定期接受專業督導。過程中使用影像的方式記錄自閉症兒童與療癒犬之間許多非語言的互動,再由研究者進一步將影像轉錄為文字的觀察記錄,並以現象學方法分析此觀察記錄文本。
結果:該名自閉症兒童在與療癒犬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相處後有明顯的改變與進步,發展了更多的口語表達、更多的社會互動行為、並且在情緒處理方面亦有明顯的進展。
結論:動物確實具有一些心理師無法取代的特質,而這些特質讓自閉症兒童在社會互動、口語表達與情緒處理等方面都有明顯的進展。然而在現行的早期療育方法並未將動物輔助治療納入其中,有鑑於國外與本研究結果,未來應著力於開發動物輔助治療於早期療育的應用。
關鍵字:自閉症兒童、動物輔助治療、現象學、客體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