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六屆 親子共讀對幼兒語言發展之影響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親子共讀對幼兒語言發展之影響

Inference of Parent-Child Reading to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陳羿潔1*、吳佩芳2

Yi-Jie Chen1*, Pei-Fang Wu2

1語沛語言治療所、2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早期療育碩士班

1Yu-Pei Speech Therapy Clinics , 2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Graduate Program of Early Intervention.


 

研究背景與目的:幼兒的語言發展仰賴良好的環境刺激以及親子互動,而閱讀一向被視為是有效增加幼兒語言能力的方法之一。閱讀故事書繪本是富含語文刺激的活動,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不同的共讀方式會對幼兒語言能力造成不同層面的影響的關鍵字﷽﷽﷽﷽﷽﷽﷽﷽﷽﷽﷽﷽﷽﷽﷽﷽﷽﷽﷽﷽﷽﷽﷽﷽﷽﷽。本研究針對親子閱讀的定義及共讀的模式來分析親子共讀對幼兒語言發展的影響,希望能提供給早期療育人員實務上的幫助。

方法:本研究採取文獻回顧方式,以關鍵字「親子共讀」、「親子閱讀」、「早期閱讀」、「兒童閱讀」於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Google學術搜尋、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搜尋國內外文獻,並參考國內外有關幼兒語言發展著作,整理出親子共讀的定義、模式及對幼兒語言發展之影響。經過篩選後,總共使用30篇中外文獻進行此研究。

結果:親子共讀的定義,多數學者(徐庭蘭,2004;戴唯雅,2009;蔡雯萍,2010;王筱如,2010)認為是指父母親與幼兒一起進行故事書閱讀,並進行討論。親子共讀模式與研究對象的年齡、社經地位、母親教育程度有所關聯。研究顯示對幼兒的語言發展影響有1. 增進語彙能力,一般及身心障礙幼兒都有正向的影響,且具有保留的效果(金瑞芝,2000;林月仙、吳裕益、蘇純瑩,2005)。2.在理解能力上表現顯著較佳(吳宜貞,民91;王慧君,民96;何文君,2006)。3.幫助幼兒學習不同的口語表達敘述能力,有助於日後的語言發展。4.促進讀寫萌發能力,進行共讀時,幼兒會逐漸了解文字與圖畫間的差異,也能學習到口語及文字間的差異。再者,對其他語言相關能力之影響有1. 培養並增加閱讀興趣,(林月仙等人,民94;曹純瓊,2008)。2.透過親子共讀的方式,父母親與孩子彼此分享溝通,進而促進良好的親子關係。3.親子共讀活動不但可以影響幼兒的語言學習,而且參與活動的父母,在說故事的技巧及口語表達方式,也能間接提升幼兒語言能力(徐庭蘭,2004)。4.經由親子共讀後,有注意力不集中症狀之幼兒其口語表達及注意力都有改進,專注行為也有增加(徐庭蘭,2006)。

結論:回顧國內外期刊論文發現親子共讀的經驗的確可以增進幼兒語言能力,不僅在語彙量有增加、口語表達敘述能力以及語言理解能力也會提升;親子共讀的互動模式、共讀的頻率以及品質是影響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關鍵字:親子共讀、早期療育、語言發展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