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103年語言親子工作坊成果報告
The Results Report of 2014 Family-centered Speech Therapy Workshop
陳怡光1*
Yi-Kuang Chen1*
1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1SHIN KONG WU HO-SU MEMORIAL HOSPITAL
背景與目的:在傳統治療中,大多以治療師與個案一對一進行課程. 本次研究嘗試以家庭為中心,邀請多組家長與個案一起進行治療課程,評估以家庭為中心的團體治療成效。
方法:共32對語言發展遲緩兒童及家長參與本親子工作坊,進行每週一次,每次兩小時的親子互動課程。每梯次進行六週親子工作坊課程,並於第一周與第六週進行前後測以衡量個案進步狀況,共進行六梯次。
結果:分析32位個案在參加為期六週親子工作坊前後之成效,語言表達複雜度(前:15.22,後:20.13,P=0.027)及使用詞語連接情形(前:33.81,後:40.54,P=0.049),在工作坊前後有統計上顯著的進步。
結論:在本次研究當中可發現家長對於本次以家庭為中心的治療方式感到滿意,並能藉由六週的課程習得與應用幫助個案口語表達發展的技巧和適當的互動模式。個案在六週的課程後全面性的提昇了口語表達的能力,當中又以語言表達複雜度與詞語連接情形有最顯著的進步程度。華語嬰幼兒溝通發展量表是以家長根據兒童日常生活表達做答,所以可見個案的進步不只是在治療室有治療師帶領的情況下,並且因著家長也能照樣在家練習,讓個案在生活中有更多類化練習的經驗,因此達到全面性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
在後續的研究中,也將嘗試搭配更多職類的親職講座或一同直接的參與活動,比對個案各項進步程度。
關鍵字:跨專業團隊模式、早期療育、家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