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六屆 學齡前語言發展遲緩兒童於學齡後的學習表現探討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學齡前語言發展遲緩兒童於學齡後的學習表現探討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Who Were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in Preschool Age

 

陳雅嬿1*、黃碗婷1、林淑鈴1、羅心妤2、趙文崇3

Ya-Yen Chen1*, Wan-Ting Huang1, Shu-Ling Lin1, Hsin-Yu Lo2, Wun-Tsong Chao3

1埔基醫療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心理健康中心、2埔基醫療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小兒科、3埔基醫療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小兒神經科

1Department of Mental Health Center, Puli Christian Hospital , 2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Puli Christian Hospital, 3Department of Child Neurology, Puli Christian Hospital


 

背景與目的:本院追蹤學齡前語言發展遲緩者進入國小後,其在聽、說、讀、寫、算和注意力各方面學習技巧的表現,以了解學齡前的語言發展遲緩對日後的學校文字學習產生的影響狀況。

方法:本院針對自93年至今,經評估後在學齡前有發展遲緩者2089名,其中有語言發展遲緩表現者1439名,而懷疑其為特殊型語言障礙在學齡後會有學習障礙特徵的個案共計165名。使用病歷資料摘選、電話訪問及晤談方式進行評估,排除智能不足、相關聽力困難、視覺困難、癲癇症服藥中、有肢體運動障礙者、在他院診斷為自閉症者、電訪時未聯絡上、資料不足及目前尚未入學的個案,總計120位,男82人、女38人,年齡分布在6歲至18歲。依據個案在聽、說、讀、寫、算和注意力方面的學業學習困難進行紀錄分析。

結果:

  1. 學齡前有特殊型語言發展遲緩者,入學後出現學業學習問題者所佔比率為92.5%,而男女之比大約為2:1.
  2. 學齡前有語言發展遲緩者,進一步了解聽、說、讀、寫、算和注意力各方面的困難資料如下:

障礙類別

注意力

百分比

30.83%

48.33%

57.50%

69.17%

50.00%

68.33%

  1. 大多數家長認為個案學習困難主要出現在文字書寫及注意力控制方面。
  2. 口語表達、文字符號唸讀及閱讀理解、數學計算概念方面次之。
  3. 擔心孩子有聽理解能力不足者佔最少比例。
  4. 分析資料內容,只有約5%的家長認為個案僅有注意力的問題而無聽說讀寫算方面的問題,顯示將近60%的家長認為個案除了有注意力問題之外,幾乎都仍伴隨有聽說讀寫算等問題。
  5. 入學後被安置在資源班者所佔比率只有五分之一,大部分都安置在普通班,但不一定沒有學習困難。有些是家長不願意被標籤化,有些是學校老師不覺得有困難,讓孩子在普通班試試看。

結論:

學齡前有特殊型語言發展遲緩的個案,將近80%在學齡後因主客觀因素被安置於普通班接受教育。其在學齡之後的口語溝通部分,表面上聽理解困難有減輕的趨勢,但在口語表達、文字閱讀、文字書寫、數學計算和注意力方面大部分存在有顯著的困難。大多數個案仍有學業學習上的困難。家長和老師普遍認為個案學齡後仍出現注意力不足的症狀為主要的困擾,可能是因為其在學業學習方面的困難,以注意力無法維持來表現。呼籲若發現學生有注意力方面的困難,宜先了解其在聽、說、讀、寫、算方面是否有障礙,以致注意力無法維持之症狀。

 

關鍵字:發展遲緩、特殊型語言發展遲緩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