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手語介入對增進自閉症兒童口語溝通之成效-個案報告
The Effectiveness of Sign Language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Verbal Communi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 Case Report
黃淑娟1*、李信賢2
Shu-Chuan Huang1,Hsin-Hsien Lee2
1天主教若瑟醫療財團法人若瑟醫院復健科、2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
1Dept. of Rehabilitation,St. Joseph’s Hospital ,2Chiayi Christian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
手語教學可同時提供口/手語雙重感官刺激,視覺線索的不易變化特性使無口語者較易學會手語,部分兒童則可藉之獲得口語。Mirenda(2003)的研究發現,自閉症者使用手語和綜合溝通法在接收和表達語言方面,比只使用口語介入學習速度較快。但運用手語能力,受精細動作技能影響。Tincani(2004)比較圖片交換系統和手語教學,發現自閉症兒童在接受手語訓練的期間會發出較多的語彙。手語與口語同時教導會促進口語的學習。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探討,手語介入是否能增進自閉症兒童使用口語溝通的能力?
方法:
本研究採取單一受試研究法,對象為一名4歲9個月經醫學診斷為重度自閉症男童。該童曾接受過圖片交換系統的訓練一直無口語出現,但對手勢動作的模仿有高度的興趣,經常會對著鏡子舞動雙手。研究者參考文獻教導自閉症手語的教學方法和技巧,選取個案感興趣的食物和玩具進行每周30分鐘的手語教學介入,進行兩次基線期、十次介入期以及三次維持期的資料收集,紀錄個案使用手語,手口語和口語溝通的比率。
結果:
個案在基線期對研究者所呈現的食物和玩具不會使用手語或口語表達需求,而是拉大人的手接近目標物或以哭鬧的方式表達需求,第一次到第四次的介入期個案能立即模仿手語但無任何口語出現,第五次的介入個案開始出現仿說而且和模仿手語同時出現,第八到十次的介入個案開始出現主動的口語如餅乾、電話、飛機、車,但口語和手語同時出現的比率最高。三次的維持期除了餅乾電話和車子仍舊維持口語溝通,其餘的語彙仍然是口語和手語同時出現的比率最高。老師和家長也觀察到有手語的介入個案較易說出語彙。
結論:
對尚未發展出口語的自閉症兒童,若對動作模仿具有高度的興趣,手語的介入可做為一種視覺線索,對個案而言具有自我提示和喚起語彙記憶的功用。建議老師和家長也能同時學習幼兒常用詞彙的手語,在自然的情境下隨機教學,這樣個案可學到更多具有功能性的語彙,有利進行口語溝通的類化,促進溝通的效度。
關鍵字:手語、自閉症、口語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