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Super Skills介入方案對學齡前自閉症類群障礙孩童之影響
The Effect of “Super Skills” Intervention Program o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蔡佩珊1、黃君瑜2、陳培濤3
Pei-Shan Tsai1, Chun-Yu Huang2, Peir-Taur Chen3
1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兒童發展中心、2中原大學心理學系、3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兒科部
1Child Development Center, Cardinal Tien Hospital,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3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Cardinal Tien Hospital
背景與目的:社交溝通及社交互動缺損為自閉症類群障礙孩童主要特徵之一,部分具社交互動意圖的此類孩童,因社交應對技巧、情緒解讀與溝通行為表現偏弱,在人際互動中常面臨挫折,更甚有諸多問題行為影響友伴關係、課堂進行與學習效能。Super Skills的核心理念在於,這些有不同程度社交缺陷的小學學童,在特別營造支持、正向的結構化情境,透過示範、演練等體驗活動,讓其有機會學習經驗新的、比較好的社交行為,教導孩童發展與調整社交技能。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Super Skills介入方案對於學齡前孩童的適用性,以及是否能有效提升學齡前自閉症類群障礙孩童的社交技能。
方法:從治療待排名單選出4位學齡前、就讀幼稚園大班之男童,平均年齡5.9歲,均於本院接受過早期療育聯合評估,診斷分別為亞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症、疑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疑似亞斯伯格症、及注意力不足過動合併亞斯伯格症。介入方案為期三個月,共計11堂課,採每週一次,每次兒童團體進行50分鐘,家長討論15~20分鐘。團體形成初期臨床心理師進行資料收集,請家長完成照顧者問卷(自編),及Super Skills介入方案中的社交困難剖面圖、及治療後評估問卷。介入方案依據照顧者問卷中的「家長期待孩童改變的目標行為」、社交困難剖面圖、即將就讀國小之人際基本能力等原則選擇課程主題,課程內容以圖卡、繪本等媒材呈現,活動設計以普遍大班孩童在幼稚園的遊戲活動為主,減少閱讀與理解文字的困難。心理師並於第二次與第十次介入課程中,根據孩童在團體中的表現,完成社交困難團體剖面圖。
結果:以圖卡、繪本、遊戲等媒材設計課程,團體成員在理解與體驗活動上無明顯困難。心理師填寫社交困難團體剖面圖的前後測結果,資料分析採受試者內設計,治療後平均得分增加16.75分,達統計顯著(p < .01),Super Skills介入方案對於學齡前自閉症類群孩童的社交技能提升有明顯正向影響。治療後評估問卷結果,全數家長對三個月來的介入課程,主觀覺得孩子的社交技巧有明顯進步,多數教師亦覺得孩童社交技巧有進步,多數家長覺得孩子很喜歡上課,家長對治療內容、課後討論流程皆感到滿意。對課程設計實用性普遍給予正向評價,但亦提及未來可增加堂數,有效解決其他未納入課程主題的社交情緒行為問題;因應居家需要更密集、反覆地練習,建議增加回家作業量。
結論:Super Skills介入方案原先設計對象為國小學童,本次團體成員為大班孩童,在活動設計與呈現方式做了調整後,可適用於學齡前孩童。接受介入方案後,臨床心理師療效分析及家長主觀評量結果,皆顯示孩童社交技能表現有明顯進步。家庭作業及與家長課後討論亦是介入方案中很重要的部份,未來實施Super Skills,可再著重居家生活練習層面及增設家長團體,協助家長有能力調整與強化孩童日常社交技能。
關鍵字:Super Skills、自閉症類群障礙、早期療育、社交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