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偏鄉地區早期療育資源整合模式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n the Resource Integration Model of Early Intervention in Remote Areas
王珮俐1、顏志婷2、林秀錦3、柯秋雪3
Pei-Li Wang1, Chih-Ting Yen2, Hsiu-Chin Lin3,Chiou-Shiue Ko3
1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兒童發展中心、2新北市新店區北新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3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1Child Development Center, Cardinal Tien Hospital1,2 Beixin Elementary School,3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研究背景與目的:良好的早期療育服務應結合醫療、教育、社福的力量,以家庭為中心共同合作執行。然而國內卻常見同一家庭有多個不同領域的服務者提供服務,但彼此間甚少連繫,甚至沒有聯結,家庭接收未統整的訊息。有鑒於此,我們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以家庭出發為理念,嚐試將新北市偏遠地區從事早期療育的各個單位進行資源盤點,統整各項資源與專業人力,以提高單位間連繫,提供家庭完整性和必要性的服務。研究者也從這樣的整合模式中,希望瞭解成員在資源整合前後服務狀態的改變、個人感受、期待及未來運作的建議。
方法: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103年10月集結成員進行第一次會議,確認各單位療育資源分布及聯絡窗口,並約定每季輪流召開會議與達成建立通訊應用平台溝通群組(Line)的共識,截至104年5月,共召開3次會議,透過成員間連繫平台互動紀錄與定期召開會議的討論紀錄,以及半結構性的問卷搜集資料。研究者以新北市烏來、深坑、坪林、石碇、平溪等偏遠服務地區為軸心,聚攏來自不同領域的服務者,包括:定點人員、到宅人員、巡迴輔導老師及社區個案管理人員。這些成員來自醫療單位5名、教育3名、社政3名,共計11名,從事早期療育工作5年以上的佔70%,服務偏鄉地區的平均年資為2年6個月。
結果: 約有60%的成員表示不太瞭解其他專業領域服務狀況,和其它單位連繫多以解決個案的需求為主,但常因默契和溝通不足、服務立場不一等因素,而產生溝通困難。期待透過溝通平台的建立,發展聯繫網絡,以家庭出發,成員們可以積極、快速的將服務進行統整,提高效能。在平台執行的過程中,主要以詢問、回覆、澄清資源為主,其次是共同討論幼童及家庭的需求,不同資源提供者,提出各自的觀察與觀點,找出合宜的運作方式,並且協調分工,另外,還有會議的安排與聯繫(包含平台會議、IEP會議)、服務協調、邀請共同策畫活動、分享早療篩檢、親子活動、專業人員進修活動等。此外,成員彼此情感相互支持,時常透過圖貼或是文字互相鼓勵,公開討論議題,訊息與資源得以快速傳遞,且有情感聯結為基礎,在溝通合作和整合服務的過程中,更為順暢。在此平台中,我們以家庭出發為理念,共同服務的各專業,可就家庭的需求與現況進行討論與協調,建立趨於一致的服務目標,積極、快速的將服務進行統整,提高效能,成員之間也有更多的體諒與包容,讓彼此更願意與成員合作與協調。最後成員們也期待平台更成熟時,可以進行更深入的相互學習,甚至是在服務上作建言。
結論:平台建立後,增加成員間橫向聯繫意願與成效,凝聚共識,協調工作方式,增進夥伴關係,相互信任、支持、保持熱誠,以家庭出發為理念,提高服務效能,也增進跨領域之間的合作成效。
關鍵字:早期療育、機構合作、資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