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生活自理營隊對視覺障礙兒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之研究
Effects of Daily Living Skills Training for Children with Visual Impairment through Camp Programs
王俞婷1*、林虹妤2、王玉雯2、蔡麗婷1,3
Yu-Ting Wang1*, Hung-Yu Lin2, Yu-Wen Wang2, Li-Ting Tsai1,3
1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2台北市五常國小、3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
1Taipei Parents’ Association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Taipei, Taiwan,2Wu-Chang Elementary School, Taipei, Taiwan,3Department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Graduate Certificate in Low Vision Rehabilitation, University of Alabama, Birmingham,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研究背景與目的:視覺障礙兒童不只是學習課堂的活動,具備生活自理能力是視障兒童順利且獨立銜接環境的重要能力。視障兒童因視覺上的限制,因此會倚賴更多視覺以外的感官知覺,以及需要特殊的學習策略,來建立處理生活中大小事之能力。此外因視覺之侷限,過去相關資料建議以家中熟悉和實際的情境讓孩子每天反覆練習,是最能提升視障兒童的自主能力及獨立性。雖然視障兒童的生活自理訓練有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國內少有研究探討和建立更有效培養視障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之訓練模式。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針對視障兒童特殊設計的「生活自理訓練營隊」,對提升視障兒童生活自理能力之成效。
方法:本研究是學前視障兒童進行為期一週的生活自理團體訓練。訓練成效採用「視障者生活技能評估表」其中四大類(用餐禮儀技巧、簡易備餐、衣物管理、個人衛生),排除因年紀較小不適合施測的項目,最後選用39個項目進行測試。課程第一天進行首次評估,課程結束後十天內進行第二次評估。生活自理營隊規畫適合學齡前兒童的活動,以每天不同的主題課程,包含:營造情境進行衣物管理訓練〈穿脫衣服及收納〉,在實際情境製作餐點〈認識食材、製作及收拾〉、運用不同餐具用餐、清洗餐具及整理桌面、個人衛生〈刷牙、擦臉與如廁〉。課程由三位生活自理老師以團體方式進行教學,每位老師負責2-3位孩子。教導視障兒童以安全、有效率、盡可能獨立且優雅為目標,透過特殊策略〈如:定位及定向概念、觸覺/視覺提示、有順序性的操作〉,並針對視障兒童需加強的項目,請家長於家中實際情境反覆練習提高熟練度,如用餐時,如何將碗中食物吃乾淨:以左手扶碗,右手持湯匙,以碗的右上角為定位點,由上往下、從右到左的順序收集飯粒至碗的底部,再以碗就口〈六點鐘方向〉將收集好的飯粒吃乾淨。使用Wilcoxon符號等級檢定(Wilcoxon signed-rank test),比較訓練前後的表現是否達到統計顯著差異 (P < 0.05)。
結果:共有7位視障兒童(平均年齡5.7歲),分別4位男生和3位女生,完成訓練課程。使用「視障者生活技能評估表」所施測的四大類型總分部分,訓練前(平均分數=84.1±13.0)和訓練後(平均分數=97.7±15.1)的生活自理能力達到統計顯著差異(P = 0.018)。在個別項目部份,除了個人衛生項目,視障兒童在其他類別(簡易備餐、用餐禮儀技巧和衣物管理),在訓練後皆呈現顯著的進步。
結論: 結果顯示生活自理營隊可有效提升視障兒童生活自理能力,孩子學會運用特殊的訓練策略並在家中實際情境中反覆練習,更加提高實際操作的熟練度、效率和獨立性。
關鍵字:視覺障礙、兒童、生活自理、訓練、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