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成長與蛻變
林麗英
當獲獎的 Mail 寄到我的信箱, 心中泛起的是深深的感激與尊敬, 是對早療孩子的深深感激; 是對家長深深的尊敬; 是對心路伙伴的深深感激; 是對所有在早療工作努力以赴的專業者深深的尊敬; 就因為---早期療育, 讓我們緊緊相繫,讓我們相知相惜, 卻讓我得到這份殊榮! 這份榮耀不應只屬於我個人,而屬於所有的人。 當寫著得獎感言的時刻, 鍵盤敲出的是孩子純真的笑顏和努力的身影, 耳邊響起的都是孩子呢喃的兒語 原來, 我工作中的畫布,竟都是孩子為我畫上的!! 這是怎樣的一幅畫? 畫中不是我教著孩子說話的語言治療場景, 而是,一個個孩子拉拔著我專業的成長; 畫中不是我和心路伙伴教導孩子、指導家長的畫面 而是,孩子教著我們學會真正的接納, 接納生命中的不完美,而珍視所擁有的! 而是,家長讓我們感受真正的信賴 信賴著只要努力與堅持, 我們可以牽起孩子的小手,跨過障礙的鴻溝! 二十八年, 看似漫長的歲月,回首卻只是一轉眼; 猶記得在醫院小小的語言治療室裡, 自己一個接著一個做著治療, 沒有人教我自閉症該怎麼作,腦性麻痺又要如何治療? 只知道書本上寫著一個個專有名詞,卻怎也拼湊不出一個孩子; 但是,多少次,當我在治療名單中寫下孩子名字那一剎那, 家長眼中泛起的淚光與希望, 讓我知道,我必須更加努力, 更加努力為「專業成長」付出! 十二年前, 當我規劃著我的醫院退休生涯時, 在心路宗姊的力邀下,讓我退休的腳步卻成了不眠不休, 在「心路」的日子,讓我衣帶漸緊終不悔, 在「心路」讓我一年恍如一日,十二年恰似十二天! 因為,這裡每天上演著孩子努力的腳本, 每天傾聽著家長堅毅的聲音, 每天看到老師對孩子的愛與堅持, 讓我在充滿孩子的口水、家長的淚水、老師的汗水中, 讓我學會對生命的尊敬! 就如同傑克遜布朗所說: 「生命不要求我們成為最好的,只要求我們作最大努力」 二十八年的早療之路,讓我成長與蛻變,就如同早療的孩子!!
成長與蛻變 早療棕櫚獎感言 林麗英 服務單位: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 服務年資:28 年
具體優良事蹟 1. 擔任心路基金會所屬早療團隊及兒童發展中心主任,親身投入早期療育服務,從早療服務之規劃、執行、跨專業整合、評估工具之建立及各總療育模式之建立與推動,使心路早療專業團隊及兒童發展中心之服務績效良好。所負責之兒童發展中心除獲得機構評鑑的優等外,大同兒童發展中心於 91 年獲得經建會之金擘獎、萬芳發展中心 93 年獲得台北市政府之品質精進獎。 2. 民國八十五年組成心路專業支援網絡(ProfessionalSupportive Network, PSN 團隊),推動早期療育外展服務,包括:幼扥園所巡迴輔導、發展篩檢、早療專業人員培訓。考量早期療育資源城鄉差異大,特帶領早療團隊做早療下鄉服務,透過幼兒發展過關篩檢活動及支援友機構建構早療服務,讓早療服務能廣佈而 且多元,並落實早療宣導,以期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效。 設立「幼兒發展線上篩檢」及「網路專業諮詢」網站,嘉惠家長。 3. 固定於師範學院擔任特教系或幼教系兼任講師,且時常受邀擔任早期療育專業研習之授課老師,為台灣特殊教育及早療服務之人才培養奉獻專業與心力。 4. 目前擔任內政部兒童局早期療育委員、新竹市早期療育委員及台北縣早期療育委員,協助中央及地方政府訂定早療服務政策、落實早療工作。 5. 民國 70 年起擔任三軍總醫院之語言治療師,當時語言治療在台灣為啟蒙階段,75 年於醫院結合復健科之物理治療師,開辦特殊兒童之專業訓練班,為特殊兒童之專業治療開啟先鋒。而後與小兒遺傳科主任、公衛護士、聽力師及婦產科醫師等組成特殊兒童遺傳、優生保健及療育服務團隊,開始於醫院為優生保健療育服務、發展預防之工作播種。 6. 於民國 75 年,集合聽力、語言、復健等專業人員,在努力奔走下成立「中華民國聽力語言學會」,並擔任創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聽力語言學會」成立迄今已近 20 年,共擔任三屆理事長及多屆理事,推動語言治療、聽力之學術活動、帶動治療師投入身障兒童或早期療育服務。 7. 出版著作多本,且編定「學前發展性課程評量」之評量工具,並指導早療機構、幼托園所使用,以發展 IEP 計畫及合宜之發展性課程,嘉惠發展遲緩幼兒。 8. 編定「極重度多重障礙照護與療育評量」之評量工具,使極重度多重障礙個案之照護與療育服務模式得以有合宜之工具使用。 9. 出版心路「潛能發展」期刊,擔任總編輯,嘉惠機構老師及特教老師。此刊物並榮獲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第一屆 “優良健康讀物”推薦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