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22屆 從丹佛家長模式、個別至丹佛團體模式的早期介入:自閉症幼兒個案報告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從丹佛家長模式、個別至丹佛團體模式的早期介入:自閉症幼兒個案報告

Early Intervention from Parent ESDM, 1:1 ESDM to Group ESDM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 case report

范盛棻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復健醫學部

Sheng-Fen, F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Taipei, Taiwan

背景與目的:

丹佛早療模式(Early Start Denver Model, ESDM)為國際具實證早療介入之一,其介入的架構透過遊戲—教學共同例行活動的交互應用,提升幼兒在語言、社交、遊戲、模仿及動作自理領域上的發展。基於自然情境的教學,從介入目標的設定與應用相當吻合自然互動時的樣貎而架構在ESDM模式與技巧之上,丹佛早療家長模式(Parent Early Start Denver Model, P-ESDM)及團體模式(Group Early Start Denver Model, G-ESDM)分別也具實証性能讓家長習得應用於家庭中以及受訓的治療師運用丹佛架構在自然情境下提升幼兒的社交互動經驗目前本土仍尚未有以丹佛三類型的介入進行為主,本研究以個案報告在接受P-ESDM、1-1 ESDMG-ESDM後的親職與個案發展表現

方法:

本研究以個案報告為主治療師為丹佛早療模式及家長模式認證之治療師(ESDM/P-ESDM certified therapist)及接受G-ESDM工作坊訓練完訓。研究對象為介入當時為名29個月自閉症幼童及家長,除丹佛系列介入外,在醫院接受一周2次物理治療、1次職能治療及1次語言治療丹佛系列課程介入順序為P-ESDM10周後,一對一ESDM 8周,在一對一治療後期加入G-ESDM約4次的團體課程約1小時時間。介入方式為P-ESDM制定家庭目標計畫,在1:1 ESDM設定8次目標及G-ESDM的社交團體目標;P-ESDM:一周進行一個主題教學,搭配中文版家長學習手冊,檢核技8類型不同生活活動中(例如:洗澡/看書/換衣/家庭工作/用餐/戶外活動/感官性例行活動及玩具遊戲時間)1:1ESDM介入8次以P-ESDM結束後其表現能力再重新評核其表現制定新目標;G-ESDM截取1:1治的溝通及社交目標應用於團體中團體成員分別有3位治療師及3位孩童同時參與,治療師的角色分別為主要促發互動教師(Lead)、隱形助手(invisible support)及現場遊走/機動助手角色(float)所有介入有評核家長及治療師的真確度表現;同時分析幼童在溝通及互動領域上的進展表現。

結果:

P-ESDM親職的技能之真確度在前後測皆有提升與幼童在溝通及互動的表現上有明顯的進展至不同層次及設定的目標,且3個月追蹤表現—親職能力與結案時相較有維持在真確度水準;孩童的溝通及互動表現相較基準線有進步1:1的介入,個案在口語及遊戲變化與模仿表現也皆有進展從層次2進展層次3水準。G-ESDM下,個案在團體活動的例行活動中,能習得相關的遊戲變化,觀察跟隨其他孩童的遊戲及使用社交句型做為社交的開啟與結束整體親子互動、親職效能進展與孩童的溝通與社交表現皆有所進步。

結論:

透過共同例行活動(joint activity routine, JAR),將學習目標嵌入並以幼童動機為中心,來設定的目標,讓兒童能在遊戲中進行溝通及表達,同時強調自然情境中的運用,從親職至個別/團體介入後皆持續可以日常生活中應用;個案在治療室外的情境,也能主動觀察及模仿其他孩童或是有些描述式的溝通語言引起其他幼童注意做為互動的開啟為類化的表現。研究上仍有個案數上的推論限制,同時以此丹佛系列的三類型課程全面性介入仍在早療臨床工作中不易執行,仍有ESDM治療師養成及家庭端的投入狀態影為一門挑戰。但未來若能擴展相關的介入人數及頻次提供更進一步整合從親職-個別至團體介入的成效資料。

關鍵字: 自閉類群障礙、丹佛早療模式佛早療家長模式佛早療團體模式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