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王禹箎
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臺中市第一區兒童發展社區資源中心)
方案或服務緣起:
中心服務區域為臺中市都會區域,過去進行的服務需求調查、滿意度問卷與相關服務資料中顯示家庭需培養的能力中包含資源運用的能力,了解福利資源訊息與使用社區資源促使家庭具備積極處理問題的功能。因社區資源相對豐富的環境,期待透過服務能培養家庭於社區中、生活中得到自然資源的運用能力。
因此,藉由盤點服務區域內豐富且多元的社區資源進行資源拜訪與認識,嘗試結合在地資源、辦理社區活動提供家庭友善具使用性之社區資源,增進家庭與社區的融合與互動,創造社區參與的機會,達到從家庭走入社區之目標。
方案服務目標與具體目的:
一、期藉社區場域辦理親子活動,幫助家庭認識社區可近性資源,建立正向經驗,增進親子間互動機會以及讓家庭走入社區、使用社區資源,增進社區參與機會,家長從中學習育兒技巧,利用自然情境發揮兒童的潛能與促進兒童發展。
二、結合不同專業之治療師與講師搭配社區場域設計適宜活動,增進合作的資源單位對於兒童發展、早期療育與中心業務認識,進而同理早療家庭的需求,使發展遲緩的兒童與家庭能如一般家庭具相同的機會,促進社區資源單位對服務對象及家庭之接納,因理解發展遲緩兒童與家庭而釋出友善的態度。
三、由於中心服務區域之社區資源豐富,透過資源盤點與整理,將資料整理撰寫成社區資源手冊,於社區宣導、服務家庭時提供,幫助社區民眾與早療服務家庭能夠更加認識社區資源,並能藉由瀏覽資源手冊盡快得知所需資源訊息,並縮短連結資源需花費之時間。
方案服務規劃設計:
一、方案規劃設計:
(一)以「社區奇遇記」-從家庭到社區,一起到社區玩吧!作為活動名稱,並規劃四場次社區參與活動,以中心為社區起點,向外與鄰近社區資源合作、與物理治療師、美術老師、共讀志工合作,利用社區可近資源,如:公園、草地、免費繪本館。設計合適親子的活動,創造生活中不同的經驗,使兒童發展與療育融入日常生活、增進家長運用資源與習得日常引導之策略。
(二)「早療大小事,社區小教室」整理社區資源做為中心使用之資源檔定期更新資訊,並編撰為資源手冊,提供給服務家庭、社區宣導時使用,期待早療資源、兒童發展也能成為社會大眾的事。
二、方案執行
(一)「社區奇遇記」之一,一步一腳印,發現快樂襪!以中心為社區起點,與鄰近社區資源合作,藉館內人員導覽認識快樂襪與青年設計襪子的故事,製作一雙屬於自己的襪子,為社區活動揭開序幕。
(二)「社區奇遇記」之二,隱藏繪本館,等你來開箱!與社區友善繪本館合作,志工們具有豐富的共讀經驗,挑選合適的繪本,讓親子們享受共讀時光。親子能使用社區資源並融入社區,藉由講師介紹繪本館、說故事,讓家長能從中習得說故事技巧與挑選讀本的技巧。
(三)「「社區奇遇記」之三,草地綠油油,公園樂遊遊於中心集合出發,一起散步至社區公園,與物理治療師合作將公園取代治療室藉由遊戲與活動設計,跑、跳、追泡泡促進大肌肉發展,於活動中加入指令與蒐集樹葉,讓孩子們能專注當下,家長則能從中學習自然情境下居家療育與活動安排的方法。
(四)「社區奇遇記」之四,小小藝術家,草地調色盤使用社區公園場域,讓親子接觸社區資源。藉與藝術老師合作於公園進行彩繪與藝術活動,創造生活中不同的體驗。期待透過色彩刺激感官、觸覺感受自然環境,促進兒童發展的刺激與學習,並增加親子到社區活動意願。
成果與成效分析:
本次活動預計辦理四場次,截止目前已辦理兩場,回收12份問卷,依據家長填寫之回饋問卷內容進行量化分析。大部分家長認同透過活動的參與能夠認識社區不同資源、透過活動了解促進幼兒參與活動之重要性、同時對於外出的意願提高,另外對於活動後認識社區資源與服務對象參與心得的質性回饋進行分析,大部分的家長認為社區資源單位友善,於活動過程中感受到真誠的交流,並推薦其他家庭認識友善的社區單位加以使用。大部分家長回饋參與活動能增加孩子對於不同環境的認識以及透過活動能夠讓孩子豐富生活經驗。
綜合以上回饋,活動過程與社區資源接觸使家長感受到社區的真誠與友善,藉由不同活動認識孩子的喜好增進親子關係與促進兒童發展的潛能。活動結束後親子於各方面都有收穫並帶著愉悅的心情返家,建立家庭正向的經驗也將提升家長後續帶孩子外出的意願增進社區參與機會,活動成效與目的相符。
結論:
Bradshaw(1972)提出人類需求為以下四種:規範性需求、表達性需求、感覺性需求、比較性需求。依比較性需求而言,社區資源對於早療家庭與一般家庭皆有其需求與必要性,然而服務經驗中,早療家庭於社區資源運用相對處於弱勢,但家庭屬於社區的一部分,家庭與社區的關聯自然密不可分,藉由辦理社區活動落實從家庭到社區,讓早療家庭於社區中建立正向經驗同時對於社區環境與人際互動多一份安全感,希望藉由中心服務方案使早療家庭享有相同權益並滿足社區參與需求。
編撰資源手冊時,能依照家庭需求蒐集不同類型的資源,以早療服務為例:社福資源、托育資源、教育資源、各式補助資源。協助工作者定期更新資訊並熟知服務區域內單位的更迭與補助內容,對於資源內容掌握度越高,能盡快滿足家庭不同時期之需求,於工作者而言自信心相對會提高,因此於資訊爆炸的時代,編撰資源手冊能促進服務對象有效率的理解到使用,資源手冊既為工具書也是工作者的得力助手。
關鍵字:早期療育、社區資源運用、社區互惠與融合、社區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