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24屆 早療論文發表-學齡期特殊需求兒少相關【多感官講故事的團體活動治療對於腦性麻痺兒童之粗大運動功能 和活動參與的影響 Effects of group-activity intervention with multisensory storytelling on gross mo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劉詩瑋1、許嘉文2
Shih-Wei Liu1 , Chia-Wen Hsu 2

1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復健技術科物理治療組
2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復健技術科職能治療組
Physical Therapy Unit1 Unit and Occupation Therapy 2 of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Section, Tung’ Taichung Metro-Harbor Hospital

 

背景與目的腦性麻痺(CP)是一種姿勢和活動能力發育障礙,是由於發育中的胚胎或嬰兒的大腦非進行性損傷導致活動受限而引起的。腦性麻痺的活動障礙可能伴隨有感覺、認知、溝通、知覺和行為障礙以及癲癇。由於姿勢和活動的問題,腦性麻痺兒童無法在適當的時間經歷正常的發育過程。異常的肌肉僵硬和肌肉無力會產生不平衡,極大地影響獨立運動和姿勢穩定性。然而,不僅移動功能受到影響,由於視覺和認知障礙,腦性麻痺兒童在飲食、穿衣、衛生、運動等日常活動中難以溝通和照顧自己。腦性麻痺兒童的運動能力不僅僅意味著身體功能。然而,身體機能是人與人交往、適應環境所必需的基本能力。身體機能障礙通常會導致玩耍、學習和人際關係方面的困難。學齡兒童的生活質量是多方面的,包括身體機能水平、心理健康狀況、學校生活和活動參與、家庭支持程度、服務可及性等。日常活動和參與的限制阻礙了腦性麻痺兒童在社會中的作用,從而損害了他們的日常生活質量。因此對於學齡的腦性麻痺兒童,除了考慮其活動能力和姿勢的質量方面外,有必要推廣與自我護理活動和粗大運動功能相關的治療方法。其治療方法應強調與環境因素、日常生活、運動和學習相關的詳細活動目標這是一種利用感性道具提供多感官體驗的講故事方法,通過情感和互動而不是單藉由語言來講述故事。

 

方法本研究的受試者為粗大運動功能分類系統I-III級的78歲兒童,經醫學診斷為痙攣性雙側癱瘓腦性麻痺。經過篩選後選出24位兒童,受試者被隨機分配到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2名兒童。本研究設計為單盲研究。實驗組進行共 16 場次(每週兩次,每次60分鐘,每組持續8)的講故事課程;而對照組則進行結構化的身體活動。兩組分別進行測量運動功能、活動參與度和同伴關係技能。

 

結果本研究收集的數據採用SPSS 25.0 for windows程序進行分析,統計驗證的顯著性水平(α)設定為0.05。針對實驗組和對照組之粗大運動功能(GMFM)和活動參與度(APA)的組內變化採用Wilcoxon signed-rank test評分以及進行The Mann–Whitney
 U-test
來比較兩組之間的差異。兩組均改善了粗大運動功能(P )和活動參與度(P )測量兩組之間有顯著差異。證實多感官講故事是能顯著改善了粗大運動功能和活動參與度的表現。

 

結論本研究探討了多感官講故事對腦性麻痺兒童粗大運動功能和活動參與的有效性。多感官講故事的治療包括兒童環境中必要的活動。小組活動是基於對腦性麻痺兒童的運動和身體活動能力的透徹了解而設計的物理治療計劃。結果證實在腦性麻痺兒童的身體機能和活動參與度發生了顯著變化。在未來的研究中,甚至可將多感官講故事的活動由專業人士帶領家長練習,由平時在家庭中的練習將腦性麻痺兒童更進一步帶領進入社會的參與;而在臨床上有必要進一步探討多感官講故事對殘疾兒童的影響。

 

關鍵字:腦性麻痺、多感官講故事、粗大運動功能、活動參與度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