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家長教養策略與兒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所致心理社會及發展問題的關聯及有效策略建議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rategies and Psychosocial and Developmental Issues in Children Due to Excessive Use of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ffective Strategy Recommendations
陳品樺*、田欣恩、何宣穎、余佳盈
Pin-Hua Chen*,Sin-En TIEN,Hsuan-Ying Ho,Chia-Ying Yu
輔仁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Department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背景與目的:隨著科技普及,兒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已與多種心理社會及發展問題相關,如肥胖、睡眠障礙、注意力缺陷等,對其當前及未來健康產生深遠影響。家長在引導兒童培養健康螢幕習慣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探討家長教養策略與兒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關聯,並基於近五年最新研究,提供具體策略,協助父母有效管理螢幕時間,並為臨床工作者及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方法:本文透過文獻回顧,在PubMed、Google Scholar、Cochrane及華藝線上圖書館中以「電子產品/螢幕使用時間」「學齡前兒童」「教養型態」「心理/社會發展」為關鍵字搜尋,排除「新型冠狀病毒」及「青少年」相關文獻,最終納入過去五年內的十一篇國內外文獻進行分析。
結果:從文獻歸納出以下結果:
結論:科技已深入生活,父母難以完全杜絕兒童使用電子產品。本研究指出,(1)家庭成員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2)父母自我控制能力低、(3)以及將電子產品作為獎勵,均會增加兒童過度使用的風險。
為降低風險,建議採取(1)家長控制軟體、(2)父母自身自律使用電子設備、(3)權威型教養、(4)親子互動式共同觀看、(5)提升父母自我效能感、(6)陪養休閒替代活動、(7)制定合理螢幕規範、(8)提供心理教育,以幫助父母有效管理孩子的電子產品使用,促進健康發展。
預防兒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尚無全面標準指引,受追蹤時間、親職參與、螢幕使用測量嚴謹度及因果關係等因素影響,因此應在應用建議時進行全面考量。
關鍵字: 螢幕使用時間、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教養策略、心理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