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兒童溝通評估量表運用於自閉症類別疾患孩童之臨床效度初探
The Clinical Validity of the Children’s Communication Checklist used to evaluate Children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Preliminary results
洪偉智1、王加恩1,2*
Wei-Chih Hung1, Jia-En Wang1,2*
1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Mackay Memorial Hospital
2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語用(pragmatic)能力在人際互動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因為即使能夠說出具有完整結構性或文法的話語,但當語用能力出現狀況,像是無法確實理解當下對話情境,以及注意溝通者彼此的意圖,進而說出合乎情境的話語時,將可能影響個體的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而自閉症類別疾患孩童因為心智理論能力的缺乏,較難以理解他人內在情緒與想法,因此更容易出現語用困難的狀況。然而目前國內缺乏針對自閉症類別疾患孩童使用之語用評估量表,因此本研究將以在國外具有良好信效度之兒童溝通評估量表(Children’s Communication Checklist, CCC; Bishop, 1998)為研究主題,驗證中文版本的臨床效度,以利後續臨床上的運用。
方法:本研究共針對56名男性孩童進行施測,其中28名為具有一般語言能力的自閉類別疾患孩童(經診斷為高功能自閉症、非典型自閉症或亞斯伯格症),平均年齡為96個月;另外28名為一般控制組孩童,平均年齡為98.07個月;兩群孩童智能經評估後皆屬正常。研究過程中,該兩組孩童的母親皆需填寫同意書、基本資料表、兒童溝通評估量表(英文版本適用年齡為5-17歲)與亞斯伯格症評估量表。兒童溝通評估量表共含9個分量表,分別為(1)說話的清晰度與流暢度、(2)語法、(3)引發談話的方式不當、(4)談話一致性、(5)一成不變的談話、(6)談話情境的理解、(7)談話的互動性、(8)社會關係、(9)興趣;其中前7個分量表與語言有關,後2個為自閉症相關症狀之確認;另外分量表(3)至(7)的總和即為所謂的語用能力(pragmatic skills),其計算分數時,當分數愈低,表示語用困難愈為明顯。
結果:透過相關的檢驗分析,可發現該量表的語用能力類別分量表分數,與具有良好信效度之亞斯伯格症評估量表分數皆有顯著的負相關(r = - 0.73- 0.93, p < .01),亦即自閉症傾向愈顯著時,其語用能力缺損狀況也更為明顯。另透過T檢定,亦發現該兩組孩童不論是在語用分量表分數或語用能力總和分數的表現上皆達顯著差異,其中在語用能力總和上的差異最顯著(t = -17.94, p < .01)。故該量表確實具有良好之效度,可確實應用於臨床工作上自閉症孩童語用困難的篩檢評估,及瞭解其語用困難的內涵。
結論:本研究未來預期可擴大樣本,並蒐集更多不同診斷孩童的資料,以確立不同類別疾患孩童的語用困難模式,例如自閉症類別與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孩童在語用困難上是否有不同內涵的表現。此外在臨床上當瞭解自閉症類別疾患孩童的語用困難內涵為何後,亦可設計相關治療教案教導家長與個案,進而增進其家庭、社會與人際適應。
關鍵字:兒童溝通評估量表、語用、語用困難、自閉症類別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