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個案報告:應用關係取向發展模式(DIR)團體合併親職教育於高功能自閉症幼兒
A Case Report : A Group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al Individual-difference, Relationship-based Model with Parenting Education for A Preschool Child with High Function Autism
陳品秀1*、胡靜宜2
Pin-Hsiu Chen1*, Ching-I Hu2
1,2奇美醫療財團法人佳里奇美醫院復健科
1,2Department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Chiali Chi-Mei Hospital, Tainan
研究背景與目的:自閉症患者出現社會互動障礙、社交溝通困難以及侷限或重覆的行為模式,其共同注意力、模仿能力、遊戲行為、合作與情緒分享經常有困難。地板時間是根據發展取向、注重個別差異,以關係為基礎(developmental individual-difference, relationship-based model,簡稱DIR)的整合性治療模式。本文報告應用DIR團體治療合併親職教育於一位高功能自閉症幼兒的治療過程,並探討其療效。
方法:本文為個案報告。個案生理年齡為36個月,確診高功能自閉症,使用Bayley-III評估認知智商分數95,克氏行為量表(Clancy Behavior Scales)=16/28分,修正的幼兒自閉症檢查表(M-CHAT)=5分,兒童行為檢核表中情感、焦慮、廣泛性發展、注意力缺陷過動以及對立性反抗問題皆達臨床顯著。個案接受為期28節次的DIR團體治療,治療時間60分鐘,一週一次,治療師為一位臨床心理師與一位語言治療師,團體內共5位社會情緒發展遲緩之幼兒,由於本個案確診,故本文僅討論此個案之表現。團體透過不同活動促進兒童共同注意力、雙向溝通、模仿行為、合作能力、輪流、等待、情緒覺察、情緒表達與問題解決能力等。針對主要照顧者,臨床心理師會額外提供親職諮詢,促進照顧者對自閉症狀之覺察,討論個案在學校或家中的行為,提供教養策略,並透過書籍、實際示範治療方式,要求照顧者調整居家互動模式。
結果:經DIR團體後與親職教育後,個案在克氏行為量表=12/28分,修正的幼兒自閉症檢查表=4分,一歲半至五歲兒童行為檢核表中情感、焦慮、廣泛性發展問題仍達臨床顯著;注意力缺陷過動問題降至邊緣,而對立性反抗問題則下降為正常程度。案母表示對個案行為的理解與覺察提升,親密關係明顯改善,個案在參與能力、溝通行為、情緒管理及攻擊行為下降。臨床觀察中,個案在團體中衝突與固執行為下降,可使用口語表達自己的感受,共同注意力、模仿行為、主動分享以及輪流等待能力提升。
結論:本文之高功能自閉症幼兒經由28節次DIR模式團體以及親職教育後,案母可增加對個案行為表現的理解與覺察,其對立性反抗問題下降,親密關係提升,且共同注意力、溝通行為、模仿行為及問題解決能力提升。然而,個案行為表現仍似自閉行為特質,建議未來研究可比較個別DIR治療模式與DIR模式為主之團體治療之差異。
關鍵字:高功能自閉症、關係取向發展模式(DIR)、地板時間、團體治療、親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