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棕櫚獎

第七屆棕櫚獎【醫療】~謝正宜

作家 / 早療棕櫚獎 報導

謝正宜的得獎感言


姓    名:謝正宜
服務單位:台大醫院復健部
服務年資:15年


具體優良事蹟

(1)自民國91年起專職從事兒童復健專科醫療工作,每年診療腦性麻痺、智能不足等各類發展遲緩障礙兒童門診量約3700人次。 
(2)積極推展執行腦性麻痺兒童之新進醫療技術,每年執行腦性麻痺兒童肉毒桿菌毒素注射治療約130人次。
(3)推動臺大醫院對台北縣市發展遲緩兒童綜合評估鑑定業務,每週召開專業團隊療育會議。進行評估鑑定並撰寫完成綜合報告書每年約200餘人次。
(4)實際參與台大醫院兒童醫療大樓之籌劃設計及統籌復健部兒童治療設備之遷入及營運。
(5)積極參與殘障運動,推動國內腦性麻痺地板滾球活動,並開始出國參加國際殘障運動分級師培訓。
(6)積極參與早期療育相關各專業在職教育及親子講座,多次擔任講師。
(7)積極設計課程致力推動復健科醫師在兒童復健及早期療育領域相關之在職教育(附件)。
(8)積極參與臺大醫學院見實習醫師及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系學生之教學,授課主題包括兒童復健簡介及腦性麻痺復健。
(9)積極參與專書邀稿編輯,部內同仁之文稿已在信誼基金會「幼兒疾病Q &A寶典」發表專章。 
(10)完成赴美進修兒童復健,並每年定期出國開會吸收新知並與同事分享。

得獎感言

得獎,從沒想過,實在是殊榮。心中只有感謝。

首先要謝謝病人,有位重度腦性麻痺病人,他的身影總在醫院外,坐在電動輪椅上賣彩券,媽媽站在旁邊幫忙。
半年前,他獨自來門診希望我開診斷書,我問:「媽媽呢?」,他說媽媽已成植物人臥床,爸爸也病了,所以他需要申請外傭。
我核對了一下證件,發現他滿50歲了,我心裡的大孩子50歲了,抬頭問他:「你50歲了?」,他說:「是啊!我從小都給你照顧,都來給你看。」,我這才驚覺,原來我也真的照顧病人快20年了。走過的真的有痕跡。不斷有病人或家長,透過卡片、電話和當面的致謝來表達肯定,支持我的力量就在那裏,在我的心裡。

回憶過去數年,和兒童復健領域接觸最早的印象是在1991年,那時派到署新及國泰醫院,周悅津主任及許美慧主任是我的啟蒙恩師,她們在讀書會裡介紹相關的知識。總醫師那年,在一個義診的機會中,我坐在骨科大師黃世傑教授的隔壁,對於骨科處理腦性麻痺的方式感到興趣。我硬著頭皮向教授表示可不可以跟診學習,後來的一年半,我每週到教授門診學習,看到了大量兒童骨科的個案,將骨科積極治療的角色做了了解,也開始體會復健科醫師可以在保守治療及侵入性治療之間扮演架橋聯繫的角色,給家長適時的指引解惑。

真正開始稍微試著獨當一面是連倚南教授的鼓勵。他表示科裡沒有專門的人做兒童領域,要我好好發揮。其實我心很虛,很多東西都不懂,也只得撐下來,在李素菁醫師門診學習,很多疑惑得以澄清。我最幸運的是,有盧璐醫師為伴。盧璐醫師和我同一年升上主治醫師,我雖從不認識她,卻一見如故,互相支持,共同學習及分享,沒有她,我沒有今天。

接下來的數年,我利用每年美國腦性麻痺及發展醫學會年會期間努力參加研習,用最短時間將臨床技能提升,原來以為有機會儘早出國長期進修,卻遲遲未見進展。終於有一天,計畫核准了,但我得在2000年底前出國,竟是我的雙胞胎還在牙牙學語學走路的時候。就在2000年寒冬,我揮別了女兒們和家人,花了一整年在美國進修,收穫滿滿。我遇到兩位大師,美國芝加哥復健中心的Dr. Gaebler和美國丹佛兒童醫院的Dr. Matthews,我學他們如何看病,我看到美國人對911危機的媒體處理,我學到如何用清楚的英文把想法說出來,作夢也說英文,我學到如何做菜、做派和烤甜點。

與其說是進修,不如說是學習的假期(learning vacation),老天在指引我幫我成長。回國以後,除了肉毒桿菌素的臨床應用外,我花些時間統整兒童復健教育,籌辦課程將復健領域該有的知識儘速拓展及推廣給復健科年輕醫師。在我出國進修期間,盧璐醫師也開始整合部內各專業,因應台北市及台北縣針對早期療育的政策,落實發展遲緩兒童的評估療育業務。一回國我也加入團隊努力配合,共寫台大早療團隊服務的新歷史。

回國後的數年,我的生活都是繞著病人打轉,看病、教學、自我學習。2006年春天,我應朋友之邀去宜蘭看身心障礙全國運動會的腦性麻痺地板滾球(Boccia)比賽。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重度腦性麻痺的孩子玩地板滾球,我感動到回程開車的路上都在流淚。

十多年了,我從未想過,除了診斷、給治療、給建議,還能做什麼?原來,除了界定障礙,我還能鼓勵參與,腦性麻痺不是那麼重要,可以玩滾球有樂趣更重要,任何人都需要運動,孩子若需要復健更需要娛樂。我能做什麼來幫忙推廣殘障運動?就這樣一個疑惑,在樂生療養院鄭舜平副院長及學弟林朝加醫師的協助下,我陸續完成了國際地板滾球及腦性麻痺足球分級師的訓練認證。這將是未來醫療之外我的社會責任可以落實的出發點。

除了病人,謝謝台大復健早療團隊的治療師、心理師、社工及行政助理,我以這個團隊為榮。在2008年7月中我們入駐籌劃多年的兒童醫療大樓時,雖然事前籌備及搬遷瑣事繁多,我有開不完的會,搬遷過程卻是非常順利 。我有一個同心同德的團隊,從不令院方擔心,院方一個口令,我負責開會及發包,同仁就配合執行一個動作,對我而言開會再累都值得。在我們多次獲得衛生局評鑑的特優獎後,我們的兒童復健專書也快出版了。沒有身邊這個團隊,我沒有今天。

我還有後援,每每在我挫折疑惑時,我可以求助。謝謝黃美涓教授、楊翠芬醫師、洪禎雯醫師、林裕晴醫師、楊佩瑜醫師、莊曜嘉醫師、謝霖芬醫師、吳欣治醫師、陳雅鈴醫師、李立榕醫師、林珊如醫師、倪昊白醫師、陳嘉玲醫師及康峻宏醫師。這個榮耀我和復健科醫師分享並共勉。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