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七屆 特幼班重症幼兒學校生活適應與資源運用之個案研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特幼班重症幼兒學校生活適應與資源運用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f School Life Adjustments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a Young Child with Critical Illness in a Pre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Class

黃以中1、李昱嫻1、蔡昆瀛1*

Yi-Chung Huang1 , Yu-Hsien Lee1, Kuen-Ying Tsai1*

1臺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1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Taipei

 


 

背景與目的:全臺仰賴氣切管、呼吸器、管灌餵食與抽痰機維生之重症兒童逾百位,隨著早期療育與學前特殊教育之普及,需要侵入性醫療照護的特殊需求幼兒就讀幼兒園之機會和權益議題漸受關注。近年來,已有部分此類幼兒進入幼兒園或學校就學,但因涉及醫療照護之特殊需求,對幼兒園和學校之教育場域而言,囿於相關法規、人力及資源條件,存有諸多待深入瞭解和解決的教育現場問題,有關此類幼兒的教育安置、醫療照護、生活照顧、家庭支持等亟需更多探究。基於此,本研究藉由個案研究,探討需侵入性醫療照護之重症幼兒在幼兒園的學校生活適應及資源運用情形,期能從中瞭解此類幼兒與家庭所需之協助,提供更適切的療育支持,並供特殊教育和早期療育服務做法及政策發展之參考。

 

方法:基於研究對象與議題之獨特性,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進行研究,以一名安置於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集中式特教班之重症氣切幼兒為對象,透過入班觀察,記錄幼兒學校課程參與情形,並對其母親與班級教師採問卷及半結構訪談大綱進行訪談,了解其學校生活適應情形與適應歷程。所蒐集之資料經錄音、繕打逐字稿與觀察紀錄、資料編碼、內容分析、形成概念及歸納研究發現等分析程序,並建立研究信實度。

 

結果:本研究主要結果可歸納為三個面向,分別為「重症幼兒學校生活適應之情形」、「重症幼兒特殊需求與資源運用」、「教師處遇重症幼兒之經驗」,此三個面向存有相互作用且息息相關。由於重症幼兒本身具有高度的醫療照護需求,醫療照護佔其日常生活大部分的比重,壓縮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時間,且因目前的學校場域並無特教學生專責護理人力,無法完全滿足重症幼兒某些部分的醫療需求,只得尋求校外療育資源,加以幼兒常未能規律出席參與園內課程,嚴重影響幼兒學校生活適應品質,也使得教師難以掌握學生能力進行教學調整,實未盡符合當時就讀幼兒園所預期的目的而孩子出席不穩定且缺席時間過多,亦造成校()方難以整合孩子的復健資源。再者,由於校()方目前獲得的配套支持措施仍有限,加以侵入性醫療照護行為之法定責任歸屬問題,致使現場教師之處遇立場頗為難為,需仰賴家長配合協助和支援,此亦形成家長某種程度的負擔,並影響其喘息機會,不利於親師關係發展;此外,家長陪同上學、醫療照護、接受校外療育之後,難有額外心力幫助孩子居家練習,亦減低學校學習的成效。

 

結論:重症幼兒及其家庭本就具有多元的療育需求,加以侵入性醫療照護有其特殊的專業人力要求,故需有個別化且結合醫療、教育與社福的資源與支援服務,惟目前學前特教現場所獲得的資源與配套措施仍顯不足,進而影響幼兒的學習成效和學校適應,並致使教師處遇亦面臨困難,以及家長需陪同參與教育和療育而無未能喘息。本論文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此類幼兒之特殊教育及早期療育實務規劃與運作,以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關鍵字:學前特殊教育、早期療育、重症幼兒、學校生活適應、資源運用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