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七屆 經濟弱勢家庭疑似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成效初探-以雲林縣為例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經濟弱勢家庭疑似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成效初探-以雲林縣為例

The Research Outcomes of Suspected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 Delay through Early Intervention Study in The Needy Families within Yunlin County

張玉璇1*

Yu-Hsuan Chang1*

1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附設雲林縣私立家扶發展學園

1Yunlin County Child Development Center, Taiwan Fund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背景與目的:依據家扶基金會「台灣貧窮兒童學習發展調查」顯示「經濟弱勢兒童在語言溝通和認知發展方面遲緩的情形較一般兒童高。且隨著年齡愈大發展遲緩比率愈高。經濟弱勢兒童中有接受早期教育者,其表現優於未接受早期教育者。」愈早的早期介入有助於弱勢兒童縮小學習落差。文獻顯示經濟弱勢家庭因家庭功能與經濟條件的限制較一般兒童缺乏學習環境與教育機會,透過相關的啟蒙服務能提升其學習能力。因此,本研究藉由提供經濟弱勢家庭疑似發展遲緩兒童相關早療服務並探討其服務成效。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文獻蒐集、服務資料統計並以服務社工師4名、早療教保員1名及家長11名採質化半結構式訪談法為研究架構。經濟弱勢兒童早期療育服務期間為10211月至10412月,由家扶基金會雲林分事務所運用學前兒童發展檢核量表篩檢所服務的經濟弱勢家庭六歲以下兒童共527名,經複篩調查後共有139名疑似及確認發展遲緩兒童。經早療社工師轉介鄰近療育資源後,仍有未就學、未接受療育或主要照顧者能力受限影響療育功效者、交通偏遠未能接受療育評估仍須服務者共有42名,並由雲林家扶發展學園早療社工師及早療教保員運用「嬰幼兒早期療育課程綱要」-評估手冊為評量工具訂出療育目標,每週服務一次每次一小時,利用一般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免費提供兒童時段療育及到宅療育服務。經6-24個月的服務後共有25名兒童因轉銜至一般幼兒園或早療機構、入小學就讀、經專業人員評估無遲緩、遷出本縣及家長不承認遲緩主動中止服務等原因結案,並進行服務的成效探討。

 

研究結果:對參加本服務方案家長及社工師、教保員實施服務訪談,包含兒童發展狀況及家庭對服務的期待、兒童進步情形及家庭支持等面向。訪談結果顯示兒童在語言接受及表達方面有明顯進步,對生活指令配合度提高。透過教具操作提升肢體協調,在退去尿布及生活自理有明顯進步。家長對於兒童有更多的瞭解,教養困擾減少,因經濟因素無法進入幼兒園,本服務提供部分的教育功能。整體而言,本方案對於提升經濟弱勢家庭的兒童發展有成效,對家長的親職功能提升亦有成效。

 

結論:經濟弱勢家庭常因家庭功能及家庭經濟等因素對兒童的發展較為忽略,兒童若有遲緩,相關的療育意願較低甚至放棄療育。透過主動性及免費的療育服務能提高家長讓兒童接受療育意願,並重視兒童發展及提升教養功能減少兒童發展遲緩情形。因此,持續性的提供弱勢家庭相關的早期療育服務有必須性與重要性的。

 

 

關鍵字:發展遲緩、早期療育、弱勢家庭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